对于这场自1653年起便被奥斯曼人挑起的战争,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初期的战略收缩;第二阶段的格拉茨-维也纳阵地战;第三阶段,由维也纳围城战阶段以及长达两年的战略对峙所组成的相持阶段;以及尚未到来的第四阶段,反攻阶段
至1658年年初,战争开始的五年后,这场战争终于在历经长达三年的相持阶段后迎来了他的转折——俄国参战。
至此,战争正式进入了奥地利军配合俄军反攻奥斯曼的阶段。
…………………………
当俄国进攻克里米亚的消息传到伊斯坦布尔,太后柯塞姆苏丹当即惊恐万分,如今奥斯曼国内的绝大多数士兵已经被派去进攻奥地利了大部分人力也被用于粮草的运输,此时此刻,奥斯曼在小亚细亚,高加索以及克里米亚地区的防备近乎于无。
十万大军摆在脸前,从未出过后宫的太后瞬间方寸大乱,心中哪里还有一点冷静,赶忙连发十三道懿旨要求索科勒扎德与科普鲁律回师北上,并尽快与奥地利媾和。
此外,太后还向国内各行省总督下达进京勤王的命令,埃及行省,叙利亚行省,巴格达行省,阿尔及尔行省等全国上下几乎所有行省的各大总督都被要求派兵支援伊斯坦布尔。
加急加快的飞马连夜冲出伊斯坦布尔的各个城门,向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飞奔而去。
俄国在这个时间节点对奥斯曼发动进攻绝对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结果,奥斯曼主力经过五年战争,已然是疲惫不堪,并且其深入奥地利境内,短时间内难以周转回防,奥斯曼本土正是一片空虚,此刻进攻奥斯曼,将无疑会遭到最小的抵抗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果。
另一方面,奥地利军还被奥斯曼军堵在厄登堡,奥斯曼国内的那些俄国觊觎的土地,奥地利无力插手,只要俄国能占领下来,那不论战后俄国吃下多大的地盘,奥地利非但不会有任何不爽,反而还会承认并支持俄国新占领的土地。
…………………………
1658年春,俄国参战的消息随着春风传遍整个匈牙利,一时间,奥地利全国上下为之一振,有了俄国这个强援,意味着他们或许不仅仅能够击退奥斯曼军,甚至还可能反攻出去。
这种可能性对于国家恢复期被奥斯曼强行打断,满心仇怨的奥地利人来说简直是拥有致命的诱惑。
奥斯曼进攻之前,几乎所有奥地利人都因为卡尔的那几条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以及对匈牙利人平权的强力支持,打心眼里认为奥地利会在未来十年内重新超越法兰西,站在欧陆之巅。
可就在全奥地利上下正准备沿着卡尔为他们铺就的道路上大干一场时,奥斯曼却粗暴的打断了这一进程。
将复兴梦想掐断的奥斯曼人,成为了整个奥地利仇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