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深圳大型货运仓储中心正式启用,配备新增的20辆货运卡车,全力承接中转任务。
卡车好买,但是司机不好招,这时他想起小舅子林梁了,在林梁的帮助下,招了20个退伍的汽车兵。
陈阿明协调深圳码头管理方,划定专属临时周转区,优先办理刘氏物资的通关手续。
四个备用仓库全面投入使用,实行14小时轮班制,物资分拣、配送效率大幅提升。
陈阿明代表集团与深圳国土局签订协议,购入两块共计100亩地皮,用于建设物流中转站。
物流枢纽奠基仪式简朴举行,施工单位承诺加班加点,确保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刘平寇每晚工人下班后,前往仓储中心巡视,检查物资情况,实则寻找机会暗中补充物资。
趁深夜无人时,动用空间能力从空间里拿出米面油,生鲜等,仓储中心的库存每夜都会小幅增加。
仓库管理员发现米面油库存莫名充足,虽有疑惑,但仍按指令登记入库,正常调配。
生鲜区角落突然出现大批,肉类,海鲜类,水果、干果,标注为“内地加急供应”,这些物资及时填补了香港缺口。
随着深圳中转的物资不断运抵,香港各门店货源逐渐恢复,断货情况得到缓解。
货源稳定后,周明的压力明显减轻,开始集中精力应对对手的价格战。
经过深入调查,周明锁定对手核心为新成立的“鑫源投资集团”,背后是外资与本地财团的联合体。
查明外资联合体由日本一家和东南亚三家投资公司组成,提供主要资金支持,主导竞争策略。
香港本地的“利丰财团”和“恒昌商行”等参与其中,负责对应本地供应商和渠道。
对手采取全面围剿策略,不仅针对刘氏的零售业务,还在其他领域发起攻击。
联合塑料和纸业巨头,提高刘氏包装用品的供应价格,增加其运营成本。
鼓动合作的日化品牌推出低价竞品,在香港超市与刘氏的自有日化产品争夺市场。
推出平价化妆品,模仿刘氏即将上市的新品包装,混淆消费者认知。
旗下酒店推出“住店送粮油礼包”活动,试图抢夺刘氏旅店的客户。
在刘氏计划拿地的区域提前布局,抬高地价,干扰刘氏的地产项目推进。
周明汇报:1984年底,鑫源集团曾提出高价收购“沁心饮品”饮料厂,当时被他当场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