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军令,得知袁绍命自己前往河东,代替高干,袁熙非常震惊,甚至觉得恐怖。
这几乎和郭嘉之前预测的一模一样。
谋士可以聪明到这个地步吗?
郭嘉之前说他练气出了问题,身体不佳,他不会已是半仙之体吧?
袁熙心中隐隐不安。他考虑了半晌,问赵云道:“子龙,你如何看待郭军师?”
赵云思索片刻。“汝颍奇士也。”
袁熙不满。“这算什么回答,太敷衍了。”
赵云笑道:“君侯,这不是我的回答,而是曹孟德的评价。”
袁熙大感惊讶。
赵云解释道:“我随玄德在许县时,经常听人说起郭军师,不过都不是什么好话。”
袁熙更加不解,好奇心也被吊了起来。“说来听听,那些人是怎么说郭军师的。”
“大体是说郭军师不治行检,不守仪礼,不合君子之道。其中最为直言的,就是文范先生之孙陈长文。”
袁熙无声地笑了笑,明白了赵云的意思。
陈群是颍川四长之一的陈寔的孙子,其父陈纪,叔陈谌都是名士,与陈寔并称三君。颍川四长中,陈寔名头最响,陈群又少年成名,与辛毗、赵俨、杜袭并称四名士。
这样的人,的确不太可能看得惯郭嘉。
“虽然众人非议,但曹孟德却信任郭军师至笃,行则同车,坐由同幄。陈长文当众指责郭军师,曹孟德赏了陈长文敢言之功,却对郭军师信任不减,后来还由荀文若之口宣称郭军师为汝颍奇士,以明心意。”
“由荀文若出面?”袁熙更加惊讶。
同僚之间不和是常态,曹操为了帮郭嘉说话,居然要荀彧出面,这是明显偏袒郭嘉了。
荀彧是颍川士人领袖,更是曹操麾下文官之首,还是陈群的妻父,三重身份加在一起,这个份量很重,而且让陈群无法反驳,可谓是用心良苦。
怪不得郭嘉要为曹冲搏个前程,这是要报曹操的知遇之恩啊。
“你觉得郭军师是奇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