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完全开放的、邀请她共同参与创作的过程,让苏清鸢感到前所未有的被尊重和融入感。她用力地点点头,凑近了一些,开始认真地思考起来。
“主歌部分,”林砚用笔轻轻点着稿纸,引导着思路,“我想从我们合租的日常写起。比如……”他顿了顿,眼中泛起回忆的笑意,“比如一起在厨房做饭,我负责切菜,你站在旁边等着下锅,偶尔会因为火候问题小声争论几句,但最后总能做出一桌虽然简单却特别香的饭菜。”
苏清鸢听着他的描述,眼前立刻浮现出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温馨画面,忍不住笑了:“这个好!很有生活气息。还可以写……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影,为了选片子猜拳,结果总是你赢,然后我就只能陪你看那些烧脑的悬疑片,看到害怕的地方还会偷偷拽你的袖子……”
“对!就是这个感觉!”林砚眼中光彩更盛,迅速在纸上记下几个关键词,“平凡,琐碎,但充满了真实的温度和乐趣。”
他抬起头,看着她,语气变得更加温柔:“那副歌部分呢?你觉得最能体现‘陪伴’精髓的,是什么时刻?”
苏清鸢几乎没有犹豫,她回想起无数个夜晚,眼神变得柔软而专注:“是那些……不说话的时刻。”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你坐在书桌前写《青云志》,眉头微蹙,全神贯注;我坐在不远处的窗边练歌,或者看乐谱,偶尔抬起头,就能看到你的背影。”
她顿了顿,脸上泛起一抹幸福的红晕,说出了那句在她心中珍藏已久的话:
“那时候,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你敲击键盘的声音和我轻轻的哼唱声。我们各做各的事,互不打扰,但我知道你就在那里,你也知道我在不远处。那种感觉……特别安心,特别踏实。就好像,无论外面发生什么,只要回到这个小小的空间,有彼此在,就什么都不怕了。”
她抬起头,目光盈盈地看向林砚:“所以,副歌里,能不能加一句……‘你写文时,我练歌,我们不说话,却很安心’?这真的是……我最喜欢的时刻了。”
林砚听着她细腻的描述和真诚的请求,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动了。他何尝不也是如此?那些静谧的夜晚,有她的歌声和陪伴,连最枯燥的码字都变成了享受。他伸出手,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感动:“好。这句一定要加进去,这是这首歌的灵魂。”
小主,
接下来的三天,书房成了他们最常待的地方。稿纸铺满了桌面,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句,涂涂改改,圈圈画画。两人时而激烈讨论某个词的选用,时而为了一段旋律的走向各执一词,时而又会因为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而相视大笑。林砚负责把握整体的框架和旋律走向,苏清鸢则凭借歌手的直觉,在歌词的情感表达和演唱的舒适度上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