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602室的地板上洒下细碎的金斑。空气中弥漫着周末特有的慵懒和宁静。林砚刚结束晨跑,冲了个澡,神清气爽地坐在餐桌旁,苏清鸢正在厨房准备简单的早餐,烤面包的香气渐渐飘散开来。
林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想看看时间,却发现屏幕上有一条来自“陈敬之前辈”的未读消息。他的心跳微微加快,带着一丝期待点开了消息。
陈敬之的消息依旧言简意赅,语气温和:
“林砚小友,早上好。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代青年诗词选》的出版工作已全部就绪,首发仪式正式定于下周六上午九点半,在市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届时会有一些文化界的同仁、媒体朋友和热心读者到场。”
看到这里,林砚的心情是愉悦和期待的,能参加自己作品入选的书籍首发式,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然而,陈敬之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刚刚放松的神经瞬间又绷紧了。
“小友的《静夜思》改编版和《月下瑶台》在编委会内部评价很高,大家都很欣赏其中真挚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因此,我们想诚挚地邀请你,作为本届入选的青年作者代表之一,在仪式上做一个简短的发言,分享一些你的创作心得和对当代诗词的看法,不知小友是否愿意?”
青年作者代表?发言?
看到这几个字,林砚拿着手机的手猛地抖了一下,差点把手机掉在桌子上。他整个人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惊讶和措手不及。
让他去发言?在那种正式场合,面对文化界的同仁、媒体和读者?分享创作心得?
一股巨大的压力瞬间袭来,让他感觉头皮都有些发麻。他只是一个“略懂”诗词的网文作者,那些作品更多是“借鉴”了前世的精华,他自己的诗词底蕴其实相当有限。让他去谈创作心得?这岂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随时可能露馅吗?
心虚、紧张、惶恐……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的第一反应是想拒绝。他快速在输入框里敲打:“陈前辈,非常感谢您的厚爱!但晚辈才疏学浅,实在不敢当‘代表’之名,恐怕难以胜任发言重任,还是请更有经验的老师……”
字打到一半,他又停住了。这样直接拒绝,会不会显得太不识抬举,辜负了陈教授的一片好意和认可?而且,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正式踏入文化圈层的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删掉了还没发出去的文字。冷静下来想想,陈教授邀请他,看重的或许并不是他有多么高深的诗词理论,而是他作品中那种“真情实感”,以及他作为“网文作者”跨界写诗的这个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