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林砚的“诗词再创作”

周日的夜晚,万籁俱寂,城市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沉浸在宁静的睡梦中。602室内,只亮着林砚书桌上的一盏台灯,昏黄的光线勾勒出他伏案疾书的专注侧影。《青云志》的剧情正进行到关键处——碧瑶在清冷的月光下,为身受重伤的张小凡默默祈福,场景凄美而深情。

林砚写得十分投入,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将碧瑶那份隐忍而深沉的情感倾注于文字之中。写到动情处,他忽然心有所感,一种难以言喻的创作冲动涌上心头。他觉得,仅仅用叙述性的文字,似乎还不足以完全表达此刻碧瑶的心境,需要一点更凝练、更富有诗意的东西来点缀。

他停下敲击,拿起手边的钢笔和一张便签纸。脑海中浮现出月下佳人独立祈福的画面,结合自己对苏清鸢那份悄然滋生的、复杂而温柔的情感,几句诗自然而然地流淌到笔尖。

他沉吟片刻,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写下四行娟秀而有力的字:

月下瑶台立,

清风拂素衣。

愿君多顺遂,

岁岁不相离。

写完后,他轻声念了一遍。“月下瑶台立,清风拂素衣”,描绘出碧瑶(或者说,他心中那个月光下的身影)清冷孤寂又飘逸出尘的形象;“愿君多顺遂,岁岁不相离”,则直白而真挚地表达了最美好的祝愿——希望你一切顺利,希望我们能年年岁岁相伴,永不分离。

这首诗,既贴合小说情节,又暗含了他对苏清鸢的祈愿。尤其是“瑶”字,与苏清鸢名字里的“鸢”字虽不同,但发音略近,给了他一种隐秘的寄托感。他不知道苏清鸢是否能察觉这层若有似无的联系,但这并不妨碍他想让她看到这首诗的心情。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发朋友圈。那样太公开,也太随意了。他想要一种更私密、更带有个人印记的方式。

他小心地将这张便签纸对折,再对折,变成一个小巧的方块。然后,他站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客厅。苏清鸢的吉他包就放在沙发旁的一个角落里。他知道,她有个习惯,每天开始练歌前,都会检查一下吉他包里的东西,调音器、拨片、备用琴弦是否齐全。

林砚的心跳微微加快,像做贼一样,环顾了一下四周,确认林晓的房间门关着,苏清鸢的卧室也没有动静。他这才蹲下身,轻轻拉开吉他包最外层的一个小口袋,将折好的便签纸小心翼翼地塞了进去,确保它不会轻易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