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 “艾尼” 登陆的前两天,电视上连续播放台风 “艾尼” 即将登陆港岛的预警。
只是 “大洼地” 居民家里有电视的不多,能通过电视关心天气的人就更少了。
连续两天的大雨过后,“大洼地” 积存的雨水已经快没过膝盖了。
不过,“大洼地” 每逢下大雨,地面都会积存雨水,居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
可这一次的大雨不同于以往,积存的雨水上涨得太快,水位已经超过了二十年前台风 “温黛” 登陆港岛时的水位线。
“大洼地” 的居民中,有很多老人经历过 1962 年台风 “温黛” 席卷港岛的情景,“大洼地居民福利社” 主席蔡伟辉就是其中一位,至今想起当时的场面,他仍心有余悸。
生活在港岛上的人,习惯了时常刮来的台风。蔡伟辉也在电视上看到了 “台风‘艾尼’即将登陆港岛” 的预警,起初并没有引起他的警觉。但随着雨水不断上涨,他开始警觉起来。
于是,他立即召集 “福利社” 的成员去他家开会,在会上,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福利社” 成员中,老人不多,年轻人根本不相信台风来了会给他们造成多大损失。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台风来袭时的场面,所以对蔡伟辉的担忧,都采取了敷衍的态度。
好在蔡伟辉在 “大洼地” 居民中威望甚高,“福利社” 的成员们即便在态度上敷衍,也还是会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蔡伟辉安排成员们立刻通知 “大洼地” 的居民做好应对台风的准备,让大家尽快转移到地势较高且安全的地方。
成员们虽不太在意,但还是各自行动起来。
然而,大部分居民和 “福利社” 里的年轻人想法一样,觉得蔡伟辉是小题大做。只是雨下得这么大,地面全是积水,生意也没法做了,他们便按照 “福利社” 的要求做了些简单的防范措施,并没有打算转移。
随着时间推移,台风 “艾尼” 越来越近,风也越刮越大,雨水如注般倾盆而下。到了下半夜,“大洼地” 的积水迅速上涨,很快就没过了腰。
原本还不在意的居民们开始慌了神,看着不断上涨的水位,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