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会儿春城日式小洋楼的话题,孙姨说了不少感谢小曼和沈卫东的话。
杨耀奎制止她:“不用跟俩孩子客气,这是他们孝敬咱们的。”
聊完房子,杨耀奎跟岳父孙教授、沈卫东和小曼讲起了 “棒槌沟” 的事:
“棒槌沟” 今年可谓风光无限。
秋收后,全县各公社、大队陆续来 “棒槌沟”“参观学习,借鉴经验”。
“棒槌沟” 大队领导班子每天的工作,就是迎来送往这些大队的 “取经考察” 组。
公社各大队过来 “取经” 时,一开始 “棒槌沟” 大队觉得很荣耀;可没完没了的 “取经” 队伍,渐渐让人烦不胜烦 —— 他们不仅要笑脸相迎,陪同各处查看,还要介绍经验、耐心解答各种问题。
这些倒还能接受,无非多搭些时间和笑脸;可还要花钱招待这些 “取经考察” 组,就让 “棒槌沟” 大队的领导们实在受不了 —— 刚挣的钱还没捂热,就被这些 “考察组” 吃没了。
原来的大队长、现在的大队王书记,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他去公社找公社书记说这事,书记拍着他的肩膀说:“老王啊,看事情得看两面。钱花出去了是不假,但你们也挣到了名声。现在全县谁不知道‘棒槌沟’?你去县里,县领导是不是也要见你一面?再看看你们大队,还有光棍吗?没了吧!别的大队的姑娘都抢着往你们大队嫁,这是多大的荣耀!”
王书记哭丧着脸说:“领导啊,大队都快被考察组吃穷了。社员挣着钱了,可大队是真没钱啊!”
公社书记摇摇头,语重心长地说:“老王啊,过去那么苦都挺过来了,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为了‘棒槌沟’的荣誉,勒紧裤腰带,挺过这阵子就好了。”
王书记心里清楚,“棒槌沟” 的荣誉不仅属于大队,也属于七道岔公社。
公社领导绝不会让 “棒槌沟” 得罪考察组,可公社不花钱就能享荣誉,对 “棒槌沟” 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