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源宣布带回一万金币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让议事厅内凝重的气氛瞬间活络起来。每个人脸上都多了几分血色,看向苏源的目光充满了信服。
“好了,资金的问题暂时缓解。”苏源双手虚按,让众人安静下来,“现在,我们必须明确接下来一个多月,直到春耕完全展开前的行动纲领。袁老,您先说,粮食问题,具体怎么解决?”
袁秋实立刻站起身,走到墙上的领地地图前,指着核心区外围的大片空白区域:“苏源同志,人口暴增,光靠现有耕地和储备,撑到夏收极其困难。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利用冬季最后的冻土期,规划并初步清理出至少比现有面积多出五成的荒地!主要集中在南面和东面这些相对平坦、靠近水源的区域。”
他语气急切,“一旦开春,土壤化冻,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组织全部能动用的人力,抢种抗旱、生长周期短的作物。种子我已经在筛选和催芽,但人力、工具是最大的瓶颈。”
“人力不是问题,‘以工代赈’的队伍就是现成的劳动力。”
苏源果断道,“从现在起,工程建设重心向农业基础设施倾斜。张建国那边的工程队,优先配合袁老,修建引水渠、平整土地。工具方面,柳哥,农具的打造和符文化改造,优先级提到最高。”
“明白!”柳哥重重点头,“我们已经试制了一批铭刻了‘坚韧’和‘微弱锋锐’符文的铁锹和锄头,效率能提升两三成,可以立刻扩大生产。”
“好。”苏源记下,随即看向众人,抛出了更核心的问题:“除了生存,我们还要考虑发展。系统给出的晋升到封建时代的条件,大家都清楚。
3000金币不是问题,8万木材、5万石材、4000铁矿石,靠我们目前的开采和运输能力,在春耕前完成,压力巨大。不过也可以慢些完成。关键在于‘生产力达到以上’。”
他顿了顿,解释道:“根据系统给出的概念和信息,这个‘生产力’是衡量我们领地整体效率和产出的综合指数。一个壮劳力,在现有条件下,根据系统估算大概能提供0.7到0.8的生产力。我们三千多人,理论上能达到两千多,但远远不够。提升生产力,关键在于改进生产工具、优化组织方式、以及……发展出能极大提升个体或集体产出效率的‘特色产业’。”
他目光转向柳哥和陈国民:“这就要落到军事和科技的联动上了。柳哥,说说你们那边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