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星图之外,暗流初现

“星门”传来的局部星图,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地球联邦内部激起了远比战争胜利更为持久的涟漪。它不仅仅是一张导航图,更是一份来自古老星际网络的“出生证明”与“入学通知书”,宣告地球文明终于蹒跚着走出了孕育它的摇篮,得以窥见银河社区那广阔而复杂的一角。

**联邦议会大厅,前所未有的喧嚣与争论。**

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中央,那三个被标记的、拥有宜居带行星的恒星系——“碧波”(湛蓝海洋星球)、“赤砂”(疑似沙漠星球,但大气成分稳定)、“青霖”(光谱分析显示可能存在甲烷湖泊与奇特植物群),如同三颗诱人的宝石,吸引着所有与会者的目光。

“我们必须立刻组织远征!‘碧波’星系!那里很可能是一个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拥有无限的资源与可能!”资源派的代表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已经看到了取之不尽的矿产和新的生存空间。

“鲁莽!我们连家门口的‘星门’都没完全搞明白,谁知道这片星图是不是又一个陷阱?‘清理者’的教训还不够吗?”保守派的声音依旧谨慎,带着对未知的天然恐惧。

“这不是陷阱,是机会,也是责任!”科学院的代表扶了扶眼镜,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星图标示出的天然引力航道,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进行星际航行。这不仅是扩张,更是我们了解宇宙、验证自身技术、乃至寻找可能盟友的唯一途径!难道我们要永远龟缩在太阳系,等待下一次不知何时会来的‘维护’吗?”

“而且,‘星门’网络将我们标记,意味着我们已进入‘观察名单’。”一位负责与“星核”对接的信息专家沉声道,“被动等待只会让我们失去主动权。我们必须走出去,了解这个网络的规则,了解其他文明,才能在未来可能的冲突或合作中,占据有利位置。”

争论的焦点,从“去不去”迅速转变为“先去哪里”以及“如何去”。

陈旭坐在主位,静静地听着各方的意见,没有急于表态。他的神识与“星核”连接,不断分析着星图数据背后的潜在信息。那三个被标记的星系,距离太阳系从15光年到32光年不等,通过星图标示的引力航道,以“曦日级”目前的理论极限速度,单程也需要数月至数年时间。这绝非一次轻松的旅行。

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星图上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被忽略的标注——在那三个宜居星系之外,靠近星图边缘的一个不起眼的红色恒星系旁,有一个用远古符号标记的、代表 **“中立交流区/信息中转站”** 的标识。其注解是:“**低语之港**——初级文明接触区,受‘星门议会’公约保护(理论上)。”

“星门议会”?

一个新的名词,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这似乎是一个管理或至少是协调“星门网络”内文明关系的组织?

“诸位。”陈旭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瞬间让会场安静下来,“远征是必然的。但目标,需要调整。”

他抬手,将星图上那个“低语之港”的标识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