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星门初现,异族之影

“门”的坐标,如同一个冰冷的坐标,烙印在陈旭的识海,也刻入了“星核”的核心数据库。

根据星图残片的指引和“星核”动用全部算力进行的跨星系天文数据比对,目标位置被锁定在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边缘一处原本被认为是空洞的宙域。那里,根据“星核”最新的高精度引力透镜分析,存在一个极其隐蔽的、规模远超寻常黑洞或中子星的**宏观空间扭曲点**。

它不发光,不发射任何已知波段的电磁波,只是静静地扭曲着周围的时空结构,如同宇宙幕布上一个不易察觉的褶皱。若非有明确的星图指引和“星核”结合星辰之力进行的超常规探测,人类现有的观测技术几乎不可能发现它的存在。

这就是“门”。

一个不知通往何处,不知因何存在,更不知何时会开启的……星际之门。

“‘钥匙’……‘变量’……”陈旭反复咀嚼着这两个词。结合暗星的行为,以及那段残缺信息中“波动周期缩短,稳定性下降”的描述,一个推测逐渐成形——这扇“门”的状态似乎不太稳定,而暗星,或者说“门”的守护者(或渴望开启者),正在急切地寻找能够稳定或控制这扇“门”的“钥匙”。而地球,或者说他陈旭,被认为是可能的“钥匙”或与之相关的“变量”。

这个推测让陈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点燃了他内心深处探索未知的火焰。地球,在宇宙的尺度下,太过渺小和脆弱。一扇不受控制的“星门”,无论背后是机遇还是威胁,对地球而言都可能是毁灭性的。

“必须掌握主动权。”陈旭下定决心。无论这“门”后是什么,他都不能坐等它自行开启,或者被暗星这样的组织掌控。

接下来的日子,云山基地的研究重心发生了战略性倾斜。

“启明”实验室在陈旭的引导下,开始集中力量研究基于“灵犀”核心和星辰之力的**超远程、高维通讯技术**以及**空间稳定技术**。前者是为了在“星门”异动时能第一时间感知并尝试建立联系(或发出警告),后者则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够对“星门”周围的空间环境施加影响。

同时,对俘获的相位潜航舰的解析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虚空涟漪发生器”的小型化与“相位偏移”技术的适应性改造。陈旭计划以其为基础,建造一艘属于“星辰”的、能够进行短途星际航行的**试验舰**,用于对“星门”进行抵近侦察。

这项工作难度极大,涉及对高维空间规则的深度理解和应用。陈旭不得不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对《星辰引气诀》的深层次领悟和对寰宇星盘的沟通中,试图从中找到将修真体系与尖端科技完美融合的钥匙。

就在“星辰”紧锣密鼓地为接触“星门”做准备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来自星空深处的危机,提前将“星门”的阴影投射到了地球。

一个月后,深夜。

陈旭正在别墅顶层,引动周天星力淬炼那艘处于概念阶段的试验舰核心龙骨(一种用星辰之力熔炼特殊合金形成的能量骨架),突然,“星核”的警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频率在他脑海中响起。

【最高警报!检测到非自然空间波动!来源:柯伊伯带边缘,‘星门’坐标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