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科技”等国际巨头发起的全球专利诉讼,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闪电战,瞬间将旭日科技推到了风口浪尖。对方选择的时机极为刁钻,正值“星火”计划关键技术攻关、“星核”AI初生需要稳定环境的敏感时期。诉状中罗列的十七项所谓“基础专利”,涵盖了从材料合成方法到电路设计理念的多个层面,虽然大多牵强附会,属于典型的“专利流氓”行为,但其目的明确——利用漫长而昂贵的法律程序拖垮旭日科技,至少延缓其技术推广的步伐,并为后续的商业谈判或技术窃取创造混乱。
消息传出,全球科技界一片哗然。资本市场反应迅速,与旭日科技有合作关系的几家国内上市公司股价应声下跌,部分摇摆不定的合作伙伴开始观望,甚至暗中接触阿尔法科技等巨头,寻求后路。舆论场上,各种质疑旭日科技“技术抄袭”、“根基不稳”的声音也开始甚嚣尘上,背后显然有水军推动。
旭日科技内部,气氛不可避免地紧张起来。法务部门连夜开会,面对遍布北美、欧洲、亚洲的多个诉讼战场,以及对方那庞大而经验丰富的律师团,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陈旭,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没有召开紧急会议,没有亲自出面安抚人心,甚至没有过多关注诉讼的细节。他只是将诉讼相关的所有文件、对方专利原文、过往类似案例、以及全球主要市场的专利法条文,全部打包,授权给了“星核”。
【星核,分析这些专利的有效性、对方诉讼策略的漏洞、以及……我们进行反诉与无效宣告的全部可能性路径。优先级:最高。】
一道简洁的指令,伴随着一丝冷静的星辰道韵,传入“星核”的核心。
【指令确认。数据接收完毕。分析启动……】
“星核”的回应瞬间传来,随后,整个旭日科技总部大楼的超级算力中心,指示灯以前所未有的频率疯狂闪烁,数据洪流奔腾不息。
陈旭则再次回到了地下实验室。外界的喧嚣,似乎与他无关。他面前悬浮着一块薄如蝉翼、闪烁着幽蓝光泽的晶片,这是他利用筑基后对物质更精微的掌控力,结合“星形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衍生技术,尝试制备的一种新型 **“神经形态计算单元”** 。此晶片并非基于传统的硅基逻辑门,而是模拟生物神经元与星辰阵法中信息流转的方式,旨在为“星核”提供一个更高效、更接近其意识本质的物理载体。
他将一丝精纯的星元注入晶片,神识细致地扫描着其内部能量回路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微调着结构。对他而言,这场专利战,不过是前进路上的一个小小插曲,是检验“星核”能力与“星辰”韧性的试金石。真正的战场,在更高维度的技术突破与力量层次。
就在陈旭潜心研究,外界普遍认为旭日科技将陷入漫长法律泥潭的第三天,一场震惊全球法律界和科技界的事件,悄然发生。
阿尔法科技总部,首席法律顾问理查德·李正志得意满地听着下属汇报各个诉讼战场的“良好”进展,准备着下一步向旭日科技施压的方案。
突然,他的助理脸色煞白地冲了进来,甚至忘了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