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明如同惊弓之鸟般离开旧港区仓库后的几天,风平浪静得令人不安。他没有联系文景,也没有任何公开表态,仿佛那晚的会面从未发生。然而,在看不见的数据层面,江辰的团队监测到,王维明开始频繁地、加密搜索与“举报人保护”、“艺术市场伦理规范”相关的信息,其个人账户也有几笔不明用途的资金转出,似乎在安排后路。
“他在权衡。”江辰分析道,“恐惧仍在,但改变的意愿正在滋生。我们需要一个催化剂。”
催化剂,很快以另一种形式到来了。
顾言之在接连受挫后,内心的焦躁与疑心如同野火般蔓延。他不再完全信任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曾经与他理念不合或流露出丝毫犹豫的下属。王维明近期的沉默和细微的异常,没能逃过他那双多疑的眼睛。
这天,顾言之以其一贯的、不容置疑的方式,召集了核心团队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应对当前不利舆论及稳定合作伙伴信心”。然而,会议进行到一半,顾言之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王维明身上。
“维明,”顾言之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温和,却让人不寒而栗,“我听说,你最近和几位‘星火之窗’的年轻艺术家,私下有些交流?怎么,是对我们现有的合作模式,有了新的想法?”
王维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被顾言之抬手打断。
“不必紧张。”顾言之嘴角勾起一抹没有温度的笑意,“艺术需要交流,我理解。只是希望你能记住,我们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俱损。”最后两个字,他咬得极重,带着赤裸裸的威胁。
会议在一种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气氛中结束。王维明几乎是逃也似地离开了会议室,他能感觉到背后顾言之那如同毒蛇般冰冷的目光。
这次公开的、近乎羞辱的警告,成了压垮王维明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意识到,在顾言之的王国里,根本没有“体面”和“情分”可言,只有绝对的服从和利用价值。一旦失去价值,或者表现出任何不忠的苗头,就会被无情地抛弃,甚至碾碎。
当天深夜,林晚星收到了文景转来的、经过多重加密的一段音频文件。是王维明的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清晰。他详细陈述了顾言之如何操纵艺术品市场、虚抬价格、强迫评论家撰写不实鉴定、以及利用艺术项目进行利益输送和洗钱的诸多内幕,其中包含了比“青花瓷瓶”事件更具体、更具杀伤力的细节,甚至提到了几个关键的人物名字和转账记录片段。
“我知道……我知道这些东西一旦公开,我的职业生涯就完了。”王维明在录音的最后,声音带着哭腔,“但我不能再活在他的阴影下了……他是个疯子!他会把所有人都拖进地狱!我把我知道的都说了……求求你们,保护好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