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渐远的星辰

那家日料店隐匿在竹林深处,需要走过一条蜿蜒的石板小径才能抵达。店内是典型的和风设计,原木色调,纸障子,低矮的榻榻米包间,私密性极好。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线香味道和食材本身的清鲜气息。

林晚星到的时候,顾言之已经在了。他换下了昨晚沙龙上的丝绒西装,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米白色高领毛衣,显得随和而温暖。他正跪坐在榻榻米上,专注地烹茶,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赏心悦目的仪式感。

“来了?”听到动静,他抬起头,对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仿佛他们已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外面冷吧?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他将一杯沏好的、色泽清亮的抹茶推到她对面的位置。林晚星脱下外套,在他对面跪坐下来,双手捧起温热的茶杯,指尖的冰凉渐渐被驱散。

“谢谢。”她低声道,目光有些游离,显然还未完全从上午那场激烈的冲突中走出来。

顾言之没有急着追问,只是又递过来一份手写的菜单,字迹潇洒飘逸:“看看想吃点什么?这里的食材都很新鲜,主厨是我朋友,手艺很好。”

他体贴地没有提及任何关于项目或不愉快的话题,只是用舒适的环境、温暖的食物和恰到好处的沉默,营造出一个安全、可让她放松的避风港。林晚星紧绷的神经,在这种柔和的气氛中,一点点松弛下来。

点完餐,顾言之才状似随意地开口,语气带着关怀,却不过分侵入:“今天看起来气色不太好,是没休息好,还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林晚星心底那扇紧闭的门。在顾言之温和而包容的注视下,她压抑了一上午的委屈、困惑和疲惫,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她断断续续地,将上午会议上与江辰的激烈冲突,以及长久以来在项目沟通中感受到的挫败和不被理解,都说了出来。

她没有过分指责江辰,更多的是描述那种无力感——当你的核心表达方式与合作伙伴的思维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时,那种鸡同鸭讲的痛苦。

“……他说我的感觉是‘噪音’。”林晚星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她用力握紧了茶杯,指节泛白,“也许他说得对,在那种纯粹追求效率和逻辑的环境里,我所有的努力,可能真的只是……不合时宜的干扰。”

顾言之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眼神里充满了理解和共情。直到她说完,他才轻轻叹了口气,递过一张柔软的纸巾。

“这不是你的错,晚星。”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这不是能力问题,是语境问题。就像你不能要求一个诗人去理解量子物理的波函数,同样,你也不能期望一个习惯了二进制世界的工程师,去真正读懂你色彩和线条里的诗意。”

他的比喻精准而残酷,却让林晚星有一种被彻底理解的释然。

“我明白你想要融合的初衷,这很勇敢。”顾言之继续道,语气诚恳,“但融合的前提是尊重与平等。如果一方始终试图用自己的规则去定义、甚至驯化另一方,那么这不是融合,是吞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她苍白而脆弱的脸庞,语气变得更加柔和:“晚星,一个好的合作者,或者说,一个真正懂得欣赏你的人,应该做的是为你提供土壤和阳光,让你的才华自然生长,而不是把你修剪成他花园里需要的样子。”

这番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林晚星心中那杆早已倾斜的天平。她想起了江辰一次次冷静的分析,一次次的参数要求,一次次因工作而中断的靠近……那些被理性主导的瞬间,此刻在顾言之充满感性与关怀的话语对比下,显得如此冰冷和不近人情。

精致的料理一道道端上来,顾言之熟练地介绍着食材和做法,适时地将话题引向更轻松的方向。他聊起自己在世界各地游历、拜访艺术家工作室的趣闻,聊起艺术史上那些特立独行、最终找到自己道路的大师,言语间充满了见地和智慧,极大地开阔了林晚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