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镜像迷宫

与江辰的冷战像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雾,笼罩着林晚星。她依旧按时去实验室,参与讨论,提交修改后的需求文档——这一次,她强迫自己摒弃所有感性的描述,试图用她能想到的最接近技术语言的方式去定义那些“感觉”。“母亲抚摸般的轻柔”被拆解为“压力值范围:0.05-0.1N,温度变化:从环境温度缓升至32°C并维持,接触面积模拟手掌局部,持续时长3-5秒可配置”。“生命跃动感”则被替换为“粒子运动引入基于柏林噪声的随机扰动,叠加周期性振幅变化,频率模拟 relaxed 状态心率(55-65bpm)”。

工程师们对此表示满意,项目进度重新开始滚动。但林晚星感觉自己像交出了一部分灵魂。创作过程失去了大部分探索的乐趣,变成了枯燥的参数配置。她看着屏幕上那些被条条框框束缚住的“风”与“水”,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更让她失落的是江辰的态度。他认可了她“改进”后的文档,高效地推进了后续工作,但两人之间的隔阂并未因此消弭。他依旧保持着那种无可指责的职业距离,仿佛那晚她的情绪爆发和之后的僵局,只是项目推进中一个需要被修正的小小偏差。

这天下午,林晚星提前结束了实验室的工作,心情郁结地回到画室。她需要触摸真实的颜料,感受画笔在画布上毫无拘束的流淌,来确认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身份还没有在那些冰冷的数据中彻底迷失。

她翻出之前画《星涌》时用剩的颜料,随意地在画布上涂抹,没有构思,没有目的,只是任由情绪引导着色彩和线条。深沉的蓝,压抑的灰,尖锐的黑,混乱地交织,逐渐形成一个扭曲、挣扎的形态,像是在囚笼中冲撞的灵魂。

她画得专注,以至于没有注意到画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顾言之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来。他看着她背对着自己,纤细的背影在画布前微微起伏,手臂挥舞间带着一种近乎发泄的力度。画布上那片混沌而充满张力的色彩,与他记忆中那个描绘宁静星河的林晚星截然不同。

他轻轻敲了敲敞开的门。

林晚星猛地回头,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激烈情绪,看到是他,明显愣了一下。

“顾先生?您怎么……”

“刚好在美院拜访一位老教授,顺路过来看看。”顾言之微笑着走进来,目光落在画布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新作品?很有力量。”

林晚星有些窘迫地放下画笔,试图用身体挡住那幅过于直白暴露内心混乱的画。“随便涂的,不算作品。”

顾言之没有追问,只是环顾了一下堆满画材、略显凌乱的画室,温和地说:“看起来你最近压力不小。《呼吸》项目进展不顺利?”

他语气里的关切恰到好处,不带丝毫打探的意味,更像是一位朋友的寻常问候。

林晚星紧绷的神经松懈了一些。她叹了口气,走到旁边的小水槽边洗手,背对着他,声音有些闷:“还好,就是在适应……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与纯粹的技术人员合作,确实需要磨合。”顾言之了然地点头,走到那幅未完成的混乱画作前,仔细端详着,“尤其是当对方的思维模式与你截然不同的时候。有时候,过于清晰的逻辑,反而会扼杀创作中最珍贵的、那些无法言说的部分。”

他的话,精准地戳中了林晚星心中最隐秘的痛点。她沉默着,没有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