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馆的邀约之后,江辰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追求”节奏。他没有频繁地约她外出,而是开始更深入地渗透到她的专业领域里。
周一早上,林晚星收到他发来的一个加密链接和访问权限。
「星宸科技内部服务器,艺术交互实验室的实时数据端口。有兴趣可以看看,或许对你的新创作有启发。」
林晚星好奇地点开。眼前展开的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虚拟界面,实时显示着实验室里各种传感器捕捉到的人体运动轨迹、生理数据、以及与虚拟环境的互动反馈。数据流如同彩色的星河,在屏幕上动态流淌,严谨,却又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她看到一段标注为“情绪捕捉算法测试”的记录,参与者面对不同风格的画作时,其微表情、心率变化、甚至皮电反应都被量化记录,最终生成一条起伏的“情感曲线”。
这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参数,而是试图用理性的方式,去触碰和解读那些最感性的、难以言喻的人类情感。
林晚星被深深吸引了。她立刻回复:「这太神奇了!我可以去看看实地吗?」
江辰的回复很快:「下午三点,我来接你。」
星宸科技的实验室比林晚星想象的更具科幻感。纯白色的空间里,布满各种她叫不出名字的捕捉设备和巨大的环形屏幕。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正在忙碌,看到江辰带着她进来,都只是点头示意,眼神里带着了然和善意的好奇。
江辰亲自为她演示了一套他们正在开发的“情感映射”系统。当林晚星站在特定的感应区,随意做出几个舞蹈动作时,环绕她的屏幕上立刻涌现出对应她动作幅度和速度的、流动的色彩与粒子,时而激烈如风暴,时而温柔如溪流。
“系统在尝试将你的肢体语言,翻译成视觉情绪。”江辰站在她身边解释,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它能读懂我的心情吗?”林晚星看着屏幕上因她一个快速旋转而炸开的金色光点,惊讶地问。
“目前只能捕捉强度和趋向,还无法精确识别具体情绪。”江辰严谨地回答,但目光落在她因兴奋而发亮的脸上,语气柔和了些许,“但你的反应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数据。”
他带着她走到主控台,调出后台代码和算法逻辑,耐心地解释着数据如何被采集、清洗、分析,最终转化为她看到的瑰丽景象。他讲得很投入,眼神专注,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不同的模块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