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无声的偏见

从小在平县,周围人就常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理科是男孩子的天下”。

她以为到了北大,这种声音会消失,没想到在更高的平台上,它依然如影随形。

她没有愤怒地反驳,只是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平静:

“刘教授,我理解。请按照我们真实的贡献来提交材料。

如果……如果真的有答辩,我愿意面对任何质疑。”

她的镇定,反而让周炽和李泽川更加心疼和气愤。

李泽川冷笑一声,话是对着刘教授说的,眼神却冰寒:

“有些人自己脑子里是封建残余,就看不得别人好。

放心,真要有哪个老古董敢在答辩场上为难她,小爷我有的是办法让他开阔下眼界。”

最终,申请材料原封不动地递交了上去。

【北斗团队】包括苏想作为核心建模师和数据分析负责人的角色,被清晰地列明。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长。

就在团队众人一边补落下的课程,一边忐忑不安时,好消息终于传来——北京大学【北斗团队】提交的【智能决策与复杂系统仿真】课题初选通过,入围下一轮现场答辩!

通知要求团队派核心成员,赴京郊某保密级别较高的研究所,进行陈述和答辩。

限时三十分钟,其中团队自我介绍五分钟,主陈述十五分钟,专家提问十分钟。

喜悦之余,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谁来做主陈述人?

按照惯例和贡献度,陈知行作为队长和理论框架构建者,是最合适的人选。

周炽作为算法突破的关键人物,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然而,没等他们商议,一个微妙的“建议”再次通过刘教授传达过来。

这次说得更直白了些:“评审专家组组长是德高望重的梁老院士,他在应用数学和系统工程领域贡献卓着,但……观念比较老派,一直认为女性难以胜任高强度、高精度的理论推导和工程实践。

为了课题能够顺利通过,主陈述人最好……选择一位逻辑清晰、形象稳重的男同学。”

“放屁!”

周炽直接爆了粗口,气得在机房里转圈,“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