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东京中转,停留数小时。在嘈杂的候机大厅里,李泽川不知从哪里弄来几瓶玻璃瓶装的可乐,递给每人一瓶。
在这个年代,这算是稀罕的洋饮料了。
“喏,尝尝,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
李泽川语气依旧懒散,但眼神里带着点“小爷厉害吧”的意味。
周炽迫不及待地灌了一大口,被汽水呛得直咳嗽。
苏想小口抿着,甜滋滋又带着气泡的陌生口感,确实暂时冲淡了心中的苦涩。
陈知行接过可乐,却没有喝,只是拿在手里,目光扫过候机厅里形形色色的人群,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终于,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
熟悉的空气和景象让四人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出关时,他们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
学校领导、系里的老师,甚至还有几位记者模样的人等在外面!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他们被接回了学校。
回到熟悉的校园,荣誉和赞誉接踵而来。
校报头版刊登了他们的照片和事迹,课堂上教授们不吝赞美,走在路上也常有同学投来敬佩的目光。
然而,就在苏想试图回归正常学习生活时,她发现自己宿舍的书桌上,不知被谁放了一本最新的《国外电子技术》期刊。
里面有一篇关于“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最新进展”的综述文章,被人用红笔在某个涉及数据伦理和来源真实性的段落下,画了重重的线。
是善意的提醒,还是又一个警告?
她强装镇定,将期刊收进抽屉最底层,但内心的不安却与日俱增。
学校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
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校领导亲自颁奖,镁光灯闪烁不停。
周炽在台上笑得见牙不见眼,李泽川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但眼神里也带着光。
陈知行作为队长发言,沉稳大气,赢得了阵阵掌声。
轮到苏想分享感想时,她站在话筒前,看着台下无数双眼睛,手心冰凉。
她努力讲述着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讲述着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初衷,但每当提到“病例数据”时,声音总会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她看到台下前排,刘教授投来鼓励的目光,也捕捉到了坐在角落里的秦屿,他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眼神冰冷。
表彰大会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
苏想抱着奖状和奖品,独自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心情复杂。
“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