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另类思路初显成效

小组再次开会讨论时,气氛依旧不算融洽。

周炽和陈知行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正在争论其中一个约束条件的权重设置。

李泽川百无聊赖地转着笔,打了个哈欠:

“吵啥吵,反正最后都是小爷我编程实现。你们快点定,代码包我身上。”

周炽没理他,看向一直沉默低着头、对着自己笔记本写写画画的苏想,习惯性地问了一句:

“苏想?数据预处理部分有什么发现吗?或者……”

他本是随口一问,没抱太大希望。

然而,苏想却抬起头,眼神不像往常那样闪躲,虽然还是有些紧张,却多了一丝笃定。

“我……我对比了往年类似的数据,”

她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发现蔬菜需求量不是均匀分布的,和社区人口年龄结构、收入水平显着相关。

老年人口多的社区,对便宜耐储存的根茎类需求大;

年轻白领多的新兴小区,对高价绿叶菜和配送时效要求更高。”

她顿了顿,拿出几张自己手绘的、有些粗糙的图表:

“所以……我觉得在规划路径前,是不是应该先对社区进行聚类分析?

根据不同需求特征划分不同类型,再针对不同类型设计差异化的配送策略?而不是用一个平均模型去套所有……”

她说着,还下意识地用上了小时候算粮票的思路比喻:

“就像……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用同一种车速送,有的篮子怕颠要慢点送贵的,有的篮子结实可以快点送便宜大份的……”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周炽愣住了,看着苏想那几张画得歪歪扭扭却数据关系清晰的图表,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对啊!需求侧异质性!我们之前光优化供给侧路径了,忽略了需求端的差异!

这能大大提高模型的实际应用精度!苏想!你这数据挖得可以啊!”

连陈知行都停下了笔,目光落在苏想的图表上,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和……深思。

她这个思路,虽然表述得朴素甚至有些“土”,却直指问题核心,而且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