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凶刃回首亦凄惶 旧日恩仇噬心肠
嘉定西郊的硝烟尚未散尽,血腥味浓重得几乎化不开。李成栋勒马立于一处稍高的土坡上,面沉似水地看着手下士卒清理战场,将双方战死者的尸体草草分开,明军的直接抛入火堆,清军的则稍显恭敬地收敛待葬。他的铠甲上沾染着点点血污,刀锋犹自滴血,方才那支突然出现的明军虽然被击退,却也让他折损了些人马,更救走了不少本该被“清理”掉的贱民。
“将军,那股明军旗号是‘赵’,并非黄蜚、吴志葵之辈,像是新冒出来的,打得颇凶悍,尤其是那领头之将。”一名副将上前禀报,语气中还带着一丝后怕。
“赵?”李成栋眉头紧锁,搜索着记忆,江南地面上,何时又冒出这么一号敢战的人物?不是逃就是降,居然还有人敢主动撩拨他的虎须?“查!给我查清楚是谁!”
“嗻!”
副将退下。李成栋挥挥手,示意亲兵退开些,独自策马又前行了几步,望着眼前这片被血与火蹂躏得面目全非的土地,眼神复杂难明。
屠城令是他下的,屠杀是他纵容甚至指挥的。耳边似乎还回荡着百姓临死前的哀嚎和诅咒,眼前晃动着那些绝望惊恐的面孔。他李成栋并非天生嗜杀的恶魔。
他曾也是大明边军中的一条好汉。出身陕西,自幼习武,在那民风彪悍、鞑虏时常寇边的地方,练就了一身厮杀本领和一颗狠戾之心。他投军吃粮,凭着实打实的军功,一步步从底层爬起,最终投到了同乡猛将高杰的麾下。
高杰,那是何等人物?闯营出身,叛投大明,骁勇善战,桀骜不驯,是江北四镇中最能打也最让朝廷头疼的军阀。李成栋跟着高杰,冲阵斩将,杀过流寇,也真刀真枪地和入关劫掠的鞑子兵干过仗!那时候,他李成栋手中的刀,砍向的是大明的敌人,护的是身后的百姓(至少名义上是),虽然军纪也谈不上多好,但那是乱世当兵的通病,他心中自有一份凭军功博出身的豪情和作为军人的底线。
他记得高杰大哥的勇猛,也记得高杰对麾下弟兄的护短。他们这些骄兵悍将,就像一群被朝廷既用又防的野狗,虽然龇牙咧嘴,但牙齿终究是对外的。
直到…直到睢州之变!
高杰大哥被河南总兵许定国设计诱杀!消息传来,如晴天霹雳!顶梁柱倒了,天塌了!他们这些高杰旧部顿时成了无根的浮萍,朝廷忌惮,同僚窥伺。
接下来怎么办?是高杰的遗孀邢夫人,那位同样不简单的女子,强忍悲痛,站出来拿主意:带着剩余的人马,带着高杰大哥唯一的骨血高元爵,去投靠声望最高的史可法史阁部!寻求庇护,也为小主公谋个前程。甚至,邢夫人还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提出让元爵认史可法为义父,以此换取史可法的真心接纳和扶持。
当时他李成栋也是同意的。毕竟史阁部忠义之名满天下,若能得其庇护,或许还能保住这支军队,还能为高杰大哥留下一点血脉和香火。
然而,他们等来的是什么?
是史可法那看似道貌岸然实则冰冷彻骨的拒绝和…羞辱!
史可法确实接见了他们,但眼神里的防备和疏离几乎毫不掩饰。对于邢夫人恳请让高元爵认义父的提议,史可法竟然……竟然提议让高元爵去认一个太监——高起潜——做义父!
高起潜是个什么东西?一个误国欺君的阉奴!让高杰大哥英雄一世,他的独子,去认一个太监做爹?!
奇耻大辱!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一刻,李成栋看着邢夫人瞬间惨白的脸色,看着年幼懵懂的高元爵,只觉得一股冰寒彻骨的怒火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这就是大明的忠臣?这就是他们指望的擎天柱石?连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连一点对英雄之后的基本怜悯和尊重都没有!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猜忌算计!
朝廷?督师?去他妈的!
心寒了,彻底心寒了。最后一点对大明朝廷的幻想彻底破灭。既然你史可法、你南明朝堂不把我们当人看,把我们当贼防,那也别怪我们另寻出路!
投降满清,起初或许只是为了生存,为了给麾下弟兄找条活路。但随着一次次征战,一次次将屠刀挥向曾经的同胞,那种扭曲的愤懑和一种“破罐破摔”的狠戾逐渐占据了他的内心。
尤其是对这江南之地!对这些平日里吟风弄月、瞧不起他们这些北方丘八、关键时刻却毫无骨气纷纷迎降的缙绅!还有那个昏庸荒淫的弘光皇帝!以及像史可法那样看似正直却迂腐不堪、断送大局的官僚!
‘是你们先对不起我们!是你们先逼我们的!’ 李成栋在心中疯狂地呐喊,试图用这种理由来压制屠戮平民时那一丝丝冒出来的不安和午夜梦回时的惊醒。‘凭什么我们要承受这些?凭什么高杰大哥就该死?凭什么他的儿子要受那样的羞辱?既然这世道不讲道理,只讲刀子和狠劲,那就别怪我李成栋做得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