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逃亡与抉择 鬼雄万年不灭,生者奋斗不止

灶房外的喊杀声和爆炸声渐渐稀疏,最终归于死寂。那面“史”字大旗曾经飘扬的方向,只剩下滚滚浓烟,像一块巨大的、污浊的裹尸布,覆盖在扬州城的上空。

赵高翔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史可法督师,恐怕已经殉国了。一股沉重的悲怆压在他的心头,但此刻,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

“走!”他低吼一声,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趁着乱,从那个豁口出去!”

他清点了一下身边的人:王柱,另一个叫李狗儿的年轻兵卒,一个腿部受伤的老兵刘叔,还有那个从火场里救出来、约莫五六岁、已经不哭也不说话只是睁着大眼睛的小女孩。加上他自己,五个人。

这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他们如同惊弓之鸟,贴着墙根,利用一切废墟和烟雾的掩护,向着东南方向的城墙豁口移动。一路上,惨状更甚。清军似乎已经彻底控制了城池,开始了系统性的“清扫”。一队队辫子兵挨家挨户破门,男人的惨叫、女人的哭嚎和清兵的狂笑成了这座城市唯一的“生机”。

赵高翔强迫自己不去看,不去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观察环境和指挥小队上。他的现代军事知识发挥了作用,总能提前发现危险,选择最不可能的路径。

“停!”他猛地举起拳头,身后几人立刻僵住,缩进一堆倒塌的房梁后面。

只见一队穿着精良铁甲的清军骑兵,押送着几个被捆缚的、穿着明朝文官服饰的人从不远处走过。为首一名清将,身材魁梧,面露骄横之色,正用马鞭指着扬州城,对身旁一个汉人模样的官员大声说着什么。

赵高翔的心猛地一沉。他虽然不认识那个清将,但从其盔甲和气势判断,绝非普通军官。而那个汉人官员,一脸谄媚,正点头哈腰。

“……豫亲王有令,十日不封刀!就是要杀尽这些不服王化的蛮子,让全江南看看抵抗天兵的下场!”清将的吼声隐隐传来。

**豫亲王!多铎!**

赵高翔脑中轰的一声。果然是这位清初名将,努尔哈赤第十五子,亲自指挥了扬州战役。历史记载,他麾下至少有**满、蒙、汉八旗兵十余万**,外加降清的刘良佐、李成栋等部汉军,兵力雄厚,绝非扬州孤城所能抵挡。

“那几个……是史督师帐下的先生……”受伤的刘叔压低声音,带着哭腔,“也被抓了……”

这时,另一名清军传令兵飞驰而来,用满语大声报告。多铎听完,脸上露出残忍的笑意,挥了挥手。

那队骑兵立刻押着几个明官走向不远处的一个空地。很快,几声绝望的咒骂和惨叫传来,随即戛然而止。

赵高翔死死咬住牙关,指甲抠进了掌心。这就是乱世,人命如草芥。

他们不敢久留,趁着骑兵离开,再次开始移动。终于,那处巨大的城墙豁口就在眼前。豁口处堆满了尸体,有守军的,也有清军的,显然这里经历过最惨烈的争夺。此时,只有零星几个清兵在把守,更多的清军已经涌入城内享受他们的“盛宴”。

“机会!”赵高翔眼神一凛,“李狗儿,你的弩还有箭吗?”

“还……还有三支。”

“好。听我口令,瞄准最外面那个,射倒他。然后我们全力冲出去,不要回头!”

简单的战术安排完毕。李狗儿深吸一口气,颤抖的手稳定下来,弩箭悄无声息地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