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凝神感知,犹豫着是否要进去一探究竟时,旁边一扇虚掩着的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老式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盘着两个油光锃亮核桃的老者走了出来,脸上还带着些许未消的怒气。
老者看到站在巷尾的陈默,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也没管陈默是不是在听,就自顾自地抱怨起来:
“……真是岂有此理!我那本祖传的《山海经》注疏手稿,明明说好了只是借去参详几日,这都半个月了也不见还!
跑去问,那怪脾气的老墨倒好,一句‘时机未到,有缘自会归还’就把我打发了!
你说说,这叫什么道理?”
老墨?怪脾气?书稿?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维持着脸上恰到好处的茫然,没有接话,只是微微侧身,表示自己在听。
老者似乎也没指望他回答,继续愤愤道:
“不就是‘忘忧阁’嘛!藏得这么深,规矩还那么多!要不是里面确实有些市面上见不到的好东西,谁耐烦跟他打交道……”
他嘟囔着,摇了摇头,背着手,踱着步子走远了。
忘忧阁!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陈默脑海中炸响。
梁老临别时模糊提及的“忘忧图书馆”,墨老推荐帖上隐约关联的感应,难道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个漆黑的门洞。
门口依旧寂静,仿佛吞噬了所有的光线和声音。
但此刻,在陈默的感知中,那黑暗深处,似乎正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而古老的吸引力。
线索,竟然真的在这最不起眼的市井深处,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浮现了。
他没有立刻上前敲门。
多年的职场和最近的逃亡生涯,让他养成了谨慎的习惯。
他需要再观察,需要确认。
推着单车,他如同一个走错路的普通路人,缓缓离开了巷尾。
但“忘忧阁”这个名字和那个不起眼的门洞,已经如同烙印,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夜幕开始降临,华灯初上。陈默融入下班的人流,身影很快消失在城市的霓虹之中。
但他的目标,已经变得清晰——那个藏在青石巷尾,名为“忘忧阁”的地方,将是他下一步必须探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