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浩荡,奔流不息。在天京城西北方的江心,扼守着浦口与下关之间的咽喉要道,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江心洲——九洑洲。它如同天京伸出江中的一只铁拳,又像卡在咽喉上的一颗致命毒瘤。
对太平天国而言,九洑洲是拱卫天京江北门户、维系最后一丝长江水运生命线的绝对要塞!洲上堡垒森严:
洲上土石垒砌起高达数丈的坚固城墙,墙外环绕深阔的壕沟,引入江水,沟底密布尖桩。
洲头、洲尾、洲腰,遍布大大小小数十座炮台,装备着从清军手中缴获和自制的火炮,黑洞洞的炮口严密覆盖着上下游江面及两岸滩涂。
洲畔停泊着太平军水营残余的百余艘战船(多为改装民船和小型炮艇),与洲上炮台形成犄角之势。
守将梁凤超(或其部将),率数千精锐太平军将士驻守于此,他们是天京江北防线的最后支柱,也是维系天京与江北零星据点(如浦口、江浦残部)以及获取微薄补给(主要是江北零星地区偷运的粮食)的唯一通道。
对湘军而言,九洑洲是曾国荃合围天京战略图上,最后一颗顽固的钉子!不拔掉它,彭玉麟的水师就无法完全锁死长江,江北的清军(如李世忠部)也无法放心大胆地扫荡残敌,更重要的是——天京城内那点可怜的“偷渡粮”,就断不了根!
安庆,两江总督行辕。曾国藩的目光死死钉在九洑洲的位置上,手指关节敲击着桌面:“雪琴(彭玉麟字)!九洑洲不克,则天京之围功亏一篑!江北粮道不绝,城内便有一线喘息!必须不惜代价,速拔此钉!”
长江之上,湘军水师提督彭玉麟的旗舰“定海号”劈波斩浪。这位以水战闻名的“雪帅”,此刻面色冷峻如冰,目光锐利如鹰,死死盯着前方江雾中若隐若现的九洑洲轮廓。
“禀军门!洲上长毛戒备森严!炮台密布,水寨连环,强攻恐伤亡巨大!”副将禀报。
彭玉麟冷哼一声:“伤亡?自围天京始,何日无伤亡?九洑洲,就是曾大帅(国藩)要的‘锁喉之手’!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来!” 他猛地转身,下达军令:
命主力“长龙”重型炮船分作两队,一队于上游(洲西),一队于下游(洲东),拉开距离,以猛烈炮火轰击洲上炮台和水寨,压制守军火力,掩护突击!
精选数十艘最迅捷坚固的“快蟹”战船,满载敢死之士,待炮火压制奏效,立刻从正面和侧翼多个方向,向九洑洲滩头发起亡命冲锋!
另遣大批灵活“舢板”,携带火罐、火油、炸药,伺机突入太平军水寨,纵火焚船,打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