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侍讲学士的官袍还没捂热,萧辰便出现在了墨阁老那间堆满典籍、墨香与陈旧纸张气息混合的书房里。
窗外细雨潺潺,敲打着青石板,也给书房内蒙上一层潮湿的静谧。
烛火跳跃,映照着墨阁老那张布满皱纹、此刻却无比严肃的脸,以及旁边墨婉清那双因专注而愈发明亮的眸子。
“《京华邸报》?”
墨阁老放下萧辰那份写满蝇头小楷的策论,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他此刻内心的权衡。
“辰小子,你可知‘邸报’为何物?”
“略知一二。”
萧辰姿态恭敬,语气却沉稳,“原为各地驻京邸吏抄录朝堂谕旨、官员任免、边关战报等,传回地方,以供长官知晓朝局动态之物。
流传不广,内容亦显枯燥。”
“既知如此,你欲将其改制,广发天下,意欲何为?”
墨阁老目光如炬,直视萧辰,“此物若掌控不当,便是惑乱民心、妄议朝政的利器!
那些老夫的‘同僚’们,”他语气带着淡淡的讥讽,显然指代的是朝中那些保守派,“定会给你扣上一顶‘煽动民意、居心叵测’的大帽子!
届时,纵有陛下维护,你也将寸步难行!”
压力如山,扑面而来。
萧辰能感受到旁边墨婉清屏住的呼吸。
他知道,墨阁老并非反对,而是在考验他,看他是否思虑周全,是否有应对风暴的韧性与智慧。
“阁老明鉴,”
萧辰不慌不忙,将早已打磨好的说辞娓娓道来,“正因其可能生乱,才更需掌握在我等欲‘宣教化、通信息’者手中。
若任由市井流言、敌对势力暗中散布谣言,混淆视听,岂非更坏大事?”
他顿了顿,观察着墨阁老的神色,继续道:“晚辈所构想的《京华邸报》,并非一蹴而就,直言政事弊端。
初期,可只刊发‘安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