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日,天光亮得吝啬,也暗得急促。下午四点刚过,太阳就疲惫地挂在了西边的山头,将最后一抹金红色的余晖洒在被皑皑白雪覆盖的训练场上。
新兵连为期一个月的集训,在最后一场十公里武装越野后,画上了句号。这场越野,是对所有新兵体能和意志的终极考验,也是他们军营生涯的最后一道难关。
李红星穿着一身被汗水浸透、又被寒风吹得半干的迷彩作训服,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嘴里呼出的白气像两条小白龙,在冰冷的空气中翻腾。
尽管身体已经疲惫到了极限,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但他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两颗在风雪中燃烧的星辰,闪烁着坚毅与不屈的光芒。
他的脸上,虽然布满了泥土和汗水,却洋溢着一种胜利后的喜悦和满足。
这一个月,他几乎是把自己当成一块生铁,扔进了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任由纪律的铁锤和艰苦的训练反复捶打、淬炼。
曾经属于演员的那份精致和从容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黝黑粗糙的皮肤、手上磨出的厚茧,以及那份刻进骨子里的、属于军人的沉稳与坚毅。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在镜头前表演的李红星,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兵,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战士。
“全体都有!立正!”
连长的口令如同惊雷,在空旷的操场上炸响。所有新兵,包括李红星在内,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挺直了腰杆,双脚后跟“啪”地一声并拢,动作整齐划一,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力量感。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那是一种经过严格训练后,才能拥有的默契与纪律。
简单的欢送仪式就在操场上举行。没有鲜花,没有彩旗,没有震耳欲聋的音乐,只有一面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的八一军旗,和几百名站得如青松般笔直的年轻士兵。
他们的脸上,虽然还带着一丝稚嫩,却已经褪去了入伍时的青涩,晒出了军人特有的肤色,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军旅生涯的无限热爱。
部队的政委亲自前来,他看着眼前这些在一个月内就褪去了青涩、晒出了军人肤色的新兵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肯定了大家这一个月的训练成果,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充满了对年轻士兵的期许和厚望。
讲话的最后,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站在队伍最前列的李红星身上。所有人的目光,也随着政委的视线,齐刷刷地聚焦在李红星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和好奇。
“这一个月,我们连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新兵。”政委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操场,每一个字都清晰可闻,“他叫李红星,是一位演员。
他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演好一个角色,一个志愿军战士的角色。他想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些英雄。”
操场上响起一阵善意的低笑,许多士兵都好奇地看向李红星,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和敬佩。
他们知道李红星的身份,也知道他来这里的目的,但他们更清楚,李红星在这一个月里,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绝不比他们任何一个人少。
政委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像一道惊雷,在所有人的心头炸响:“但是,在这一个月里,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来体验生活的演员,我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兵!他和你们一样,在雪地里匍匐,在泥水里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