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星的这场“掌印”独角戏,像一根无形的标杆,再次拉高了整个《大明王朝》剧组的表演标准。他那入木三分的演绎,不仅征服了张立导演,更在剧组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休息间隙,不少工作人员和演员都主动过来,或竖起大拇指,或拍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他们知道,一个真正的演员,回来了。
当天晚上,收工后,一个李红星完全没想到的饭局,找上了他。邀请他的人,不是导演,也不是制片人,而是剧组里一群特殊的演员。
“小李老师,晚上有空吗?”
来邀请他的,是剧组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在剧中,饰演司礼监里一位仅次于冯保的二号人物,名叫周海。
周海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演了一辈子戏,尤其擅长饰演历史剧中的太监角色,被圈内人尊称为太监专业户。他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但那双眼睛却透着洞察世事的精明和沧桑。
在周海老师的身后,还站着十几个在剧中饰演着各种大大小小太监角色的演员。他们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戏骨,有的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但此刻,他们都带着一种谦逊而又期待的眼神,看着李红星。
李红星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周老师,您们太客气了。叫我红星就行,可不敢当老师二字。”
周海老师笑着摆了摆手,那动作带着几分太监特有的柔和,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不不不,达者为先。你今天下午那场戏,给我们这帮演了一辈子戏的老家伙,都上了一课。今天,我们做东,就是想跟你请教请教。”
这份来自于同行的敬意,让李红星无法拒绝。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一次同行间的认可和传承。
饭局的地点,就在影视基地门口,一家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馆。包厢里,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坐得满满当当。
桌上,没有名贵的酒,只有最普通的二锅头,还有几盘地道的北方家常菜:酱牛肉、拍黄瓜、炒合菜、锅包肉……虽然菜品简单,但气氛却格外的热烈。
“来!小李老师!我敬您一杯!”一个在剧中饰演冯保徒弟的年轻演员,名叫小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带着几分酒意和兴奋,“您那场戏,看得我,是真服了!我以前,总以为演太监就是得娘娘腔,捏着嗓子说话。看了您我才知道,什么叫静水流深!”
“是啊!”另一个老演员也附和道,他饰演的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平时在剧中总是板着一张脸,此刻却也难掩激动,“尤其是您最后那个笑!看得我,后背直发凉!那里面,藏着的东西,太多了!有得意,有心机,有隐忍,还有对未来的野心,简直就是把冯保这个人物的灵魂都给演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