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仿佛在整理自己同样被勾起的思绪:

“它让我们想起了那个曾经笨拙的自己,那个因为年轻、因为骄傲、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错过了的人,或者……是错过了的某个瞬间。

凌默他用最简单的旋律,最直白的歌词,却戳中了我们最复杂、最柔软的地方。”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身旁安静站立的凌默,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敬佩:

“这就是凌默!

这就是他的才华!

他总是能这样,四两拨千斤,用他的方式,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我珍姐在圈子里这么多年,见过太多有才华的人,但我必须说,凌默……是独一无二的,是真正这个!”

她说着,高高竖起了大拇指。

“所以,”

她的语气变得更加郑重,

“在这里,我必须要再次,郑重地感谢凌默!

谢谢你今晚能来!

谢谢你这份巨大的、珍贵的礼物!

小主,

谢谢你……让我们听到了《后来》!”

她说完,对着凌默,也对着台下,再次深深鞠躬。

全场报以更加热烈的掌声!

为珍姐的真诚,也为凌默的才华。

然而,就在这感动的气氛即将达到顶峰时,珍姐直起身,脸上那熟悉的、带着点“狡黠”和“得寸进尺”的笑容又回来了。

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凌默,又看向台下,突然提高了音量,用她那极具煽动性的语气喊道:

“但是——!!”

这一声“但是”,瞬间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刚刚平复一些的现场再次躁动起来。

“家人们!你们说!”

珍姐将话筒指向观众,脸上是“坏坏”的笑容,

“凌默老师一首歌就把我们唱成这样了,就这么让他走了,我们甘心吗?”

“不甘心——!!!”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夹杂着笑声和更大的起哄声。

“那怎么办?”

珍姐继续“火上浇油”。

“再来一首!

再来一首!

再来一首!”

整齐划一、声嘶力竭的呼喊声再次响彻云霄!

这一次,比刚才要求他唱歌时还要热烈、还要执着!

刚刚被《后来》深深震撼和感动的观众们,贪婪地想要汲取更多!

一首怎么够?

远远不够!

荧光棒再次疯狂舞动,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台上那个似乎又想“溜走”的身影,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绝不放过你”的坚决。

珍姐得意地转过头,对着一脸“我就知道会这样”的凌默,眨了眨眼,仿佛在说:“看,这可是民心所向,姐也帮不了你了哦!”

刚刚才从巨大情感共鸣中稍微缓和的现场,因为珍姐的再次“起哄”,瞬间又变得火热而充满期待。

凌默站在舞台中央,看着台下那片不依不饶的星海,和身边这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姐姐,

无奈之余,眼底却也掠过了一丝被如此热烈需要和喜爱的暖意。

台下爆发出更加疯狂的掌声和欢呼,许多人脸上还挂着听《后来》时未干的泪痕,

眼中却已充满了新的期待,觉得今晚这场演唱会简直值回十倍票价!

凌默等欢呼声稍歇,才开口,声音透过话筒带着一种温和的力量:

“刚刚那首《后来》,大家喜欢吗?”

“喜欢——!!!”

整齐划一的回应震耳欲聋。

凌默微微颔首,他的语气变得如同老友闲聊,带着一丝淡淡的感慨: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抛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问题:

“大家有没有发现……”

他故意拉长了语调,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长大这两个字,连偏旁部首都没有……”

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一看,就好孤单。”

“……”

现场先是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了一阵会意的、带着苦涩的笑声。

许多人一边笑一边摇头,是啊,“长大”二字,孑然一身,没有任何依靠和陪伴,形象地道出了成长路上那份必然的孤独与承担。

然而,这笑声并没有持续多久。

笑着笑着,很多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那些为了生活奔波、独自在陌生城市打拼的艰辛;

那些不能再轻易向父母诉说的烦恼;

那些必须自己扛起来的责任……所有关于“长大”的复杂滋味,在这简单到极致的一句话里,找到了共鸣的出口。

笑声渐渐被更咽取代,那是一种被理解、被戳中心事的释然与酸楚。

凌默没有给太多时间让伤感蔓延,他很快引入了下一个话题,语气轻松了些:

“那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给……心里那个喜欢的人,或者曾经喜欢的人,备注是什么?”

台下立刻变得喧闹起来,各种答案此起彼伏:

“全名!”

“宝宝!”

“A开头然后加爱心!”

“猪头!”

“不备注!”

甚至有人大喊:“没有喜欢的人!”引发一阵哄笑。

凌默听着这些答案,轻轻点了点头,仿佛在回忆什么。

追光下,他的侧脸轮廓显得有些朦胧。他再次开口,声音放缓,带着一种叙述往事般的温柔与怅惘:

“曾经的我……我会想给她备注……十二。”

台下安静下来,不解其意。

凌默缓缓解释,每一个字都敲在人心上:

“因为……朋友是十二画,

爱人是十二画,

恋人是十二画,

家人也是十二画……”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

“所以,十二的名字,叫难忘。”

轰!

如同惊雷在脑海中炸开!

这个解释瞬间击中了所有人!

原来一个简单的数字,竟然承载了如此厚重而美好的期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多人下意识地在心里、在手心比划着,确认着那充满宿命感的“十二画”。

然而,凌默的下一句话,却将这份美好瞬间击碎,带来了更深的刺痛:

“但最后……我还是给她备注了……十一。”

为什么是十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凌默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认命般的遗憾:

“因为……朋友差一点,

爱人差一点,

恋人差一点,

家人也差一点……”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遗憾的结局:

“所以,十一的名字……叫遗憾。”

啪嗒。

仿佛能听到无数心碎的声音。

“呜……”

台下瞬间爆发出一片压抑不住的哭声!

比听《后来》时更加汹涌、更加难以自持!这简简单单的数字对比,道尽了世间多少爱而不得、阴差阳错的无奈!

那份就差一点点就能圆满,却最终失之交臂的巨大遗憾,像潮水般淹没了每一个人!

许多人捂住脸,肩膀剧烈地颤抖着,那些尘封的、关于“十一”的故事和那个人,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痛彻心扉。

凌默的声音继续,带着一种温柔的残忍,描绘着许多人都经历过的场景:

“有时候……很希望手机来电是她,置顶聊天是她,特别关心是她……我的身旁,是她。”

这朴素的愿望,是多少人曾经的期盼和如今的求而不得!

台下哭声更甚,但在这悲伤的泪水中,又夹杂着被深刻理解的动容,

掌声在哭泣声中顽强地响了起来,既是给凌默,也是给那个曾经如此卑微又真诚地爱过的自己。

就在这悲伤的气氛几乎要凝固时,凌默的语气忽然一转,带上了一丝淡淡的、自嘲般的笑意,说道:

“后来啊……取消置顶之后才发现,她掉到了最下面。”

“噗——”

这句突如其来的、极具画面感的大实话,像一根针,瞬间戳破了悲伤的气球!

台下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带着泪花的、释然的大笑!

是啊!取消了那个特殊的地位,她在通讯录里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沉到了最底端。

这个发现既残酷又真实,还带着点荒诞的幽默感。

人们一边笑,一边抹着脸上纵横的泪水,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这短短几分钟的对话,比许多长篇大论更能触动心弦。

它精准地捕捉了现代人情感中那些细腻、微妙又普通的瞬间,从充满仪式感的备注,到取消置顶后的落寞,每一个细节都引发了海啸般的共鸣。

追光下的凌默,依旧戴着帽子,看不清表情。

但他用寥寥数语,就在这个万人的场馆里,掀起了一场关于爱情、关于遗憾、关于成长的情感风暴。

他让数万人又哭又笑,让他们的心在短短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起伏。

这一刻,他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更像是一个洞悉人心的灵魂歌者,用他最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与万人的心灵对话。

看台东区,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的年轻白领,再也无法维持平日里的精明干练,

她猛地低下头,长发垂落遮住了脸,双手死死捂住嘴巴,可压抑不住的呜咽声还是从指缝中漏了出来。

她的肩膀剧烈地颤抖着,仿佛要将积压了多年的委屈和悔恨一次性哭出来。

旁边的同事不知所措地轻拍她的背,却发现自己也早已泪流满面。

内场前排,一对看似情侣的年轻人,女孩早已哭倒在男孩怀里,男孩紧紧抱着她,红着眼眶,仰头看着舞台,喉结不停地滚动。

他们或许是想起了彼此差点错过的瞬间,又或许是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十一”故事。

那紧紧相拥的姿态,既是互相安慰,也是害怕失去的印证。

西区看台,一个独自来看演唱会的中年男人,他没有发出声音,只是任由眼泪无声地滑过他略显沧桑的脸庞。

他怔怔地望着舞台,眼神空洞,仿佛透过凌默的身影,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因为自己的固执而转身离去的背影。

他手中的荧光棒早已不知何时掉在了地上,他也浑然不觉。

整个体育馆,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情绪宣泄场。

哭声此起彼伏,不再是细微的啜泣,而是许多再也无法抑制的、带着痛楚释放的泪奔。

荧光棒在模糊的泪眼中化作一片片扭曲的光晕,歌声与话语的回音在脑海中反复盘旋。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

“长大…好孤单…”

“十二…难忘…”

“十一…遗憾…”

这些词语像咒语一样,叩击着每个人心中最柔软、最不设防的角落。

有人蜷缩在座位上,将脸埋进膝盖;

有人与身边的陌生人紧紧握着手,仿佛在汲取力量;

有人仰着头,任由泪水冲刷脸颊,仿佛这样就能洗去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