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时间仿佛被《春江花月夜》那浩瀚的诗意所凝固。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寂静,继而是压抑不住的、低低的啜泣和惊叹声。

台上的选手们,早已没了竞技的心思。一位年过半百的诗人看着手中的笔,苦笑摇头,喃喃自语:“还比什么?穷尽我一生之力,也写不出其中一段的意境……此生能亲眼见证此诗诞生,足矣。” 他此刻唯一的念头,就是立刻冲下去,找来纸笔,将这首诗一字不落地抄录下来,细细品读。

华国嘉宾席上的专家学者们,一个个瞠目结舌,大脑几乎停止了思考。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嘴唇哆嗦着,反复念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这是何等的神来之笔?何等深邃的宇宙之问?这真是……人力所能为?” 他感觉自己毕生所学的诗词理论,在这首诗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现场的华国观众,许多人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激动得难以自持,只能用力抓住身边人的手,仿佛需要确认这不是梦境。

网络直播间里,弹幕出现了罕见的空白期,不是没人发言,而是所有人都被震撼得忘了打字。几秒钟后,海啸般的评论才汹涌而来:

“我人傻了……”

“给跪了!真的给跪了!”

“这已经不是诗了,这是神迹!”

“语文课本欠凌默一篇课文!不,欠他一整本书!”

线下,无数聚在一起观看直播的酒吧、广场、家庭,都爆发出同样的惊呼和赞叹。人们举着酒杯,却忘了喝,只是呆呆地看着屏幕,沉浸在那种跨越千年的诗意与哲思之中。

就在这全场仍沉浸在上一轮的巨大冲击中未能回神之际,主持人声音略带沙哑地宣布:“接下来,进行决赛最后一轮——‘词’的创作展示。”

他的话音落下,台上却出现了一阵骚动。几位选手相互看了一眼,最终,那位之前得了75分的中年选手作为代表,恭敬地向主持人示意,然后转向凌默,诚恳地说道:“凌默先生,您的诗才,已非我等所能企及。我们有一个不情之请,能否……能否请您先展示您的词作?我们……我们实在无法在您之前评比。” 这并非认输,而是一种对绝对才华的敬畏和尊重。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凌默。凌默平静地点了点头。

主持人深吸一口气,仿佛要迎接一个时代的到来:“好!那么,让我们首先欣赏凌默选手的词作——

《水调歌头》!”

大屏幕上,词牌名率先出现。

紧接着,第一句跃入眼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嗡——” 所有人的大脑仿佛被重锤击中!

仅仅开篇一句,那豪迈而又孤独的叩问,就直接将人的灵魂拽入了广袤无垠的宇宙时空!

词句继续流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飘逸的想象,矛盾的思绪,对仙境的向往与对人间的留恋,被写得淋漓尽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完整呈现时,整个会场,不,是整个通过直播观看的世界,仿佛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台上的选手,如同被施了定身术,僵在原地,眼睛死死盯着屏幕,脸上写满了无法置信。有人下意识地捂住了嘴,防止自己惊叫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