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亚太诗词歌赋大会共分三轮,层层筛选,竞争极其激烈:
第一轮(万人海选): 名选手同台竞技。评分由两部分构成,各占50%:
1. 现场投票(50%):所有作品经工作人员收集后,会隐去选手姓名国籍,只显示随机分配的编号,并打乱顺序悬挂在巨大的展示墙上。每位参赛选手拥有三张票,可以分别投给自己认为最好的三幅作品,但不能投给自己。此举保证了投票的专业性和相对公平性。
2.网络投票(50%):官方网站同步展示所有通过初审的作品,同样只显示编号,每个实名认证的身份证号仅能投票一次。此举扩大参与度,体现大众审美。
淘汰与晋级: 综合现场票和网络票得分,排名前100的选手晋级第二轮。
当然了,为避免海量作品淹没真正佳作,由各国亚太诗词协会成员组成的专家评审团会进行初步筛选。他们对所有提交的作品进行快速审阅,对明显不符合格律要求、缺乏文学价值或内容空洞的作品直接剔除,不参与后续投票展示。预计最终能进入投票环节的作品大约在一千件左右,极大减轻了投票压力,也提升了整体作品质量。
第一轮投票时间持续两天,两天后统一公布得分排名及每幅作品对应的作者信息。
此时巨大的主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一张图片:蔚蓝清澈的天空如同水洗过一般,没有任何云彩干扰,唯有两只大雁正振翅高飞,向着远方的天际线而去,姿态从容而坚定。图片旁边只有一行简洁的文字说明:“根据图片意境,创作诗词歌赋,体裁不限。”
这个主题一出,无论是参赛区还是观众席,都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啊?就这么简单?”
“两只大雁?这…从何写起?”
“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啊!容易流于表面,难以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