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源点”移动轨迹的发现,如同一块投入古井的巨石,在联盟内部激起了深层的涟漪。恐惧与绝望并未消散,但却被一种更加沉重、更加紧迫的使命感所取代。敌人不再是模糊的阴影,而是一个沿着既定路径、系统性地“修剪”宇宙的冰冷机制。联盟,只是它漫长行程表上即将到站的一站。
“溯源计划”与“方舟计划”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优先级。
星骸低语:废墟中的回响
数支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法则感知者以及精英护卫组成的“溯源小队”,搭乘着经过特殊改装、强化了隐匿与生存能力的“追迹者”级科考舰,通过星门网络,奔赴星图上标记出的、那些曾被“秩序源点”“修剪”过的文明遗迹。
他们的旅程,如同在宇宙的墓园中穿行。
第一站,是一个被称为“静默螺旋”的星系。根据古老记载,这里曾诞生过一个高度依赖集体意识网络的“灵思文明”。当溯源小队的舰船抵达时,看到的是一片死寂。星辰依旧,但所有的行星都化作了光滑如镜、没有任何特征的金属球体,仿佛被某种力量强行抹去了所有地质和历史痕迹。没有残骸,没有废墟,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绝对的“整洁”。
小队成员试图探测,却发现连宇宙背景辐射在这片区域都变得异常平滑。一位精神力强大的奥术师在尝试进行灵能遥感时,突然陷入呆滞,反复呢喃着“完美……秩序……归宿……”,险些被同化。他们一无所获,只能带着深深的寒意匆匆撤离。这里的“修剪”,是彻底的“格式化”。
第二站,“枯萎王庭”。这里曾是一个强大的植物类文明的家园。如今,星系的恒星提前步入衰亡,散发着暗红色的垂死光芒,所有的行星都覆盖着一种灰白色的、如同石膏般的物质,保持着植物最后的扭曲形态,仿佛瞬间石化。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腻而腐朽的气息。小队在这里发现了一些残缺的壁画,描绘着无数藤蔓拥抱一个冰冷光团的景象,旁边用古老的宇宙通用语铭刻着箴言:“拥抱秩序,得享永恒安眠。”这里的“修剪”,带着一种扭曲的“赐福”意味。
第三站,“机械坟场”。一个曾经极度发达的机械文明遗迹。无数星舰和空间站的残骸如同垃圾般漂浮在虚空之中,但它们并非战损,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逻辑崩溃”状态——所有的零件都以不可能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所有的代码都变成了无意义的乱码。零的分身在这里检测到了极高浓度的“逻辑悖论”残留。这里的“修剪”,似乎是诱导其文明核心逻辑自我崩溃。
每一次探索,都像是在翻阅一页页风格迥异却又同样残酷的死亡日记。“秩序源点”并非以单一模式行事,它会根据目标文明的特质,采取最高效的“修剪”方式。有时是强制格式化,有时是扭曲的诱惑,有时是精密的逻辑陷阱。
然而,在探索第七个标记点——“永恒回廊”时,溯源小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永恒回廊”曾是一个痴迷于时间科技的文明。他们所在的星系,时间流速与外界截然不同。当溯源小队抵达时,发现整个星系被一层不断循环、闪烁着无数历史片段的时空薄膜所包裹。星系内部,文明的城市依旧繁华,生灵依旧活动,但他们仿佛被困在了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永无止境地重复着相同的行为,如同按下循环播放的录像带。
更令人震惊的是,小队在时空薄膜的边缘,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却顽强存在的抵抗信号!那是一段不断重复的、由复杂数学公式和时空坐标构成的求救信息,其核心蕴含着一种与“秩序”截然不同的、追求“自由变量”的法则理念!这个文明的某个个体或群体,在最终被“循环”禁锢前,成功地将自己的反抗意志,烙印在了时空结构本身!
他们并非完全屈服!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遭遇,传递着警告!
零立刻全力解析这段信号,试图破译其蕴含的数学公式和坐标。这不仅仅是情报,更可能是一种针对“秩序循环”的破解思路,或者说,是一种不同于林风“平衡之道”的、对抗秩序压迫的新途径!
方舟启航:最后的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