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齐赵联盟

临淄,齐王宫。胜利的喜悦尚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酒香和血腥混合的奇异气息。田荣高踞王座,志得意满。当他展开陈余那封言辞恳切、极尽煽动之能、字里行间充斥着血泪控诉和复仇渴望的帛书,听着张同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陈词时,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反楚大业,岂能只有他齐国一家独舞?陈余在赵地的影响力,赵王歇这面“正统”的大旗,简直是天赐的盟友!一个强大的齐赵同盟,足以将项羽的北方搅得天翻地覆!

“好!陈余将军深明大义!忍辱负重,忠义可昭日月!”田荣猛地拍案而起,声音洪亮,充满了煽动力,他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他的决心和慷慨。“张耳小人,背信弃义,寡廉鲜耻!人人得而诛之!赵王歇乃赵国正统,竟被项羽那暴君贬黜于苦寒代地,颠沛流离,此乃倒行逆施,天理不容!”他挥动手臂,仿佛在向整个天下宣告:“陈将军欲诛国贼,迎回旧主,光复赵国社稷,此乃大忠大勇!寡人岂能坐视?!”

他目光灼灼地扫过张同和夏说,斩钉截铁地承诺:“请二位速速回复陈将军!寡人即刻发兵相助!助陈将军诛杀张耳逆贼,迎回赵王歇,光复赵国宗庙!待赵国复立,寡人与赵王、陈将军,便是歃血为盟的兄弟!共抗暴楚,同享富贵,永世修好!”为了显示诚意和力量,他大手一挥,极具魄力地喝道:“取寡人兵符来!命大将田解,统精兵一万,战车百乘,弓弩齐备,粮草充足,随张、夏二位先生入赵!一切行动,听从陈将军调遣!务求一击必杀,光复邯郸!”

有了田荣派出的这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万人齐军作为锋锐的生力军,陈余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枯木,瞬间焕发出惊人的力量。他尽起南皮三县所有能战之兵,虽仅数千人,且甲胄不全,但此刻人人眼中都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和对故土的渴望。两军合兵一处,以陈余为统帅,田解为副将,夏说为先锋,打出“诛张耳,迎赵王,复赵国”的大旗,浩浩荡荡,以哀兵必胜之势,直扑常山国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

张耳闻讯,惊怒交加。他确实手握数万兵马,占据着赵国最富庶的核心区域。然而,他为人刻薄寡恩,执政期间横征暴敛,任用私人,早已弄得赵地民怨沸腾。更致命的是,他自恃有项羽册封的“常山王”名头,认为无人敢挑战西楚霸王的权威,对北方的陈余防备不足。陈余的复仇之师来得太快太猛,如同燎原烈火!

襄国城下,惨烈的攻防战瞬间进入白热化。

第一天:

陈余军(含齐军)抵达城下,并未立刻强攻。陈余深知张耳不得民心,命士兵在城外各处高喊:“迎赵王!诛国贼张耳!”“赵人助赵人!莫为张耳卖命!”同时,将早已准备好的、控诉张耳罪行的帛书,用箭射入城中。城内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张耳急令心腹弹压,斩杀数名传播谣言的士兵,才勉强稳住局面,但士气已受挫。

第二天:

试探性进攻开始。夏说率领本部悍卒和部分齐军,猛攻襄国西门。城上箭如雨下,滚木礌石不断砸落。攻城士兵举着大盾,推着云梯,在箭雨和落石中艰难推进,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护城河被尸体和沙袋填平了数段。齐军强大的弩阵对城头进行压制,双方箭矢在空中交织,发出刺耳的呼啸。激战半日,楚军(张耳军多沿用楚制)抵抗顽强,攻城部队伤亡不小,未能登上城头。夏说身先士卒,左臂中箭,仍死战不退,被亲兵强行拖下。

第三天:

陈余改变策略,佯攻北门,将张耳主力吸引过去。同时,由大将田解亲率五千最精锐的齐军,身披铁甲手持长戟大盾的重甲步兵,携带数十架重型攻城槌和数座临时搭建的望楼箭塔,猛攻防御相对薄弱的东门。齐军的重甲步兵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顶着密集的箭矢,将沉重的攻城槌推至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