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隔热瓦和高温合金的过程异常艰难。简易炉温度不够,老周和老李轮流鼓风加温,汗水浸透了衣服。
最终得到几块勉强成型、布满气孔但确实耐高温的金属锭。
老李展现大师级钳工手艺。
利用车床、铣床(储备库有小型便携式,老周修复)和手工打磨,硬是将粗糙的金属锭加工成两根长约三十厘米、内壁光滑、带有凹槽的平行导轨外壳,以及配套的散热鳍片基座。
林夜和小王负责最核心的部分。
他们将切割打磨好的长条形吸能磁石,小心翼翼地镶嵌进导轨外壳的凹槽内,确保磁极方向一致(N-S相对),形成强大的约束磁场。
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耐心,稍有偏差就会导致磁场紊乱。
能源采用一块切割后的小型核能电池(约20%容量),连接到一个由多个电容器并联组成的“弹药库”(瞬间放电用)。
触发装置设计成类似步枪扳机的结构。
几天后,所有部件组装完毕。
一把造型更加粗犷、充满工业朋克风格、通体闪烁着金属和磁石冷光的“磐石I型磁轨手枪”诞生了!它比之前的脉冲手枪更大更重,握把和枪身用加固的工程塑料(储备库找到)和金属混合制成。
靶场设在远离仓库的一处坚固水泥墙后。
众人躲在掩体后,心情既期待又紧张。
林夜将一枚赵大铸造的实心钢柱弹丸(直径8mm,长度25mm)塞入导轨之间的弹仓。
瞄准五十米外竖立的一块废弃装甲板(厚约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