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下的御书房,决策已定。武烈皇帝深知,接收北境三城并妥善处理赈灾事宜,牵扯极广,非强力人物与绝对权威不能统筹。而放眼满朝文武,既有能力魄力,又得他全然信任,更能震慑各方宵小的,唯有眼前这个刚刚立下不世之功的镇北王世子——萧瑟。
“瑟儿,”武烈目光沉凝,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北境三城的接收、安抚、赈济乃至后续防务整顿,千头万绪,非寻常官吏所能胜任。朕思来想去,此重任,非你莫属。”
萧瑟对此并无意外,他既然提出“以工代赈”之策,便已做好了亲力亲为的准备。他微微躬身:“臣,领旨。”
“很好!”武烈颔首,语气转为肃杀,“朕会即刻明发上谕,着你全权负责北境三城一切事宜。户部、工部、兵部乃至沿途各州郡,凡涉及人员、粮草、物资、军械调配,皆需无条件配合,任你调遣!若有阳奉阴违、推诿拖延者,无论品阶,你可先斩后奏!”
这道旨意,赋予了萧瑟近乎无限的权力,也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放在了他的肩上。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萧瑟声音平静,却带着如山般的坚定。
……
翌日,金銮殿上,晨曦透过高大的殿门,照亮了御座上面沉如水的武烈,以及下方分列两侧、心思各异的文武百官。
朝议进行到北境三城赈灾事宜时,武烈并未直接宣布对萧瑟的任命,而是目光如电,扫过班列中那些平日里善于钻营、家资丰厚的官员,尤其是几位掌管着油水部门的侍郎、郎中。
“北境三城,民生凋敝,饿殍遍野,朕心甚痛!”武烈声音低沉,带着帝王的威压,“然国库虽有余粮,奈何路途遥远,消耗巨大。朕闻,诸位爱卿皆是我天武栋梁,家国一体,值此危难之际,想必不会吝啬为国分忧吧?”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心头一跳,暗叫不好。这是要让他们出血啊!
一位户部的老侍郎硬着头皮出列:“陛下,北境之难,臣等感同身受。只是……只是如今各部用度皆紧张,恐难挤出太多钱粮……”
武烈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打断了他的话:“哦?挤不出?无妨。既然钱粮紧张,那人总是有的。萧瑟世子不日将前往北境主持赈灾,正缺些熟悉钱粮刑名的得力人手辅佐。既然诸位爱卿忧心国事,又挤不出钱粮,那便亲身前往,随世子一同去北境体察民情,为赈灾出力吧。也好让朕看看,诸位是如何与民同甘共苦的!”
随萧瑟去赈灾?!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在不少官员耳边炸响。让他们自己去,或许还能在账目上动动手脚,从中捞取些油水,发一发国难财。可跟着萧瑟那个煞星一起去?谁不知道这位世子殿下手段狠辣,眼里揉不得沙子,连秦相都栽在他手里!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那简直是老寿星吃砒霜——活腻了!别说捞钱,怕是连自己带去的家底都得被他榨干用来填赈灾的窟窿!到时候,非但是毛都捞不到一根,恐怕连一身“羊毛”都得被薅光,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就算祖宗积德了!
一想到北境那苦寒之地,以及萧瑟那令人胆寒的名声,这些养尊处优的官员顿时面如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