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巨人之间的和平

莫斯科的夜晚下着细雪。

克里姆林宫外的红墙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街上车流稀少,厚重的空气中弥漫着冬天特有的汽油味和潮气。

东协代表团的车队缓缓驶入,雪花在车灯照射下飞旋,如同无声的尘埃。

韩韬推开车门,抬头望了望那栋古老的建筑。

门口的红星徽记依旧醒目,卫兵的步伐整齐划一。

身后的一名随员轻声提醒他:“主任,外面冷。”

韩韬点了点头,裹紧外套,心里盘算着今晚的议题——能源、安全、太空合作,还有那句被双方文件反复修改的关键用词:“战略稳定框架”。

会议室位于主楼三层。室内暖气很足,空气略显干燥。墙上挂着列宁和加加林的肖像,桌上摆着一壶新泡的红茶。苏方代表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已经在等候,他身材高大,肩背微驼,鬓角的白发掩不住多年军政生涯的痕迹。

看到韩韬进门,他主动迎上去,伸出手,笑着说:“欢迎来到莫斯科,韩主任。上一次我们见面,还是在哈瓦那的临时指挥部。”

“那儿比这里暖和多了。” 韩韬笑了笑。

两人握手的时间略长,寒暄几句后,双方代表团各自落座。

窗外的雪还在下,映在玻璃上成了淡淡的白雾。

谢尔盖先开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欧亚大陆,比美洲战区更复杂。自从东协崛起,苏维埃联盟重建后,有人说这两股力量迟早会碰撞,我不这么认为。”

韩韬接过话头:“巨人若是争斗,大地就会碎裂。我们各自需要稳定,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还在位的时候,战争不该再是选项。”

谢尔盖笑了一下,声音低沉:“好一个‘巨人之间的和平’。我喜欢这个说法。”

会议气氛逐渐轻松下来。

翻译员的语速放缓,记录官在笔记本上做着标记。

韩韬展开文件夹,指向一页投影图:“这是我们对能源与运输走廊的评估。东协希望通过东亚—中亚—莫斯科走廊,建立新的复合能源网络。我们希望在技术上保持参与——特别是在聚变反应堆与等离子储能方面。”

谢尔盖点头:“我们不会拒绝合作——我们的聚变装置也在开发当中,还需要你们指导。”

韩韬轻声补充:“我们不求主导,只要合作共赢。”

谢尔盖沉默片刻,露出一个近乎自嘲的微笑:“听上去你们比我们当年更理智。老实说,在这几十年的闹剧结束之后,我终于明白,你们经常说的‘求同存异’是什么意思。”

两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