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林星新星基地的发射场上,夜幕尚未完全降临,暮色与人工灯光交织,将整个场地映照得如同白昼。
那座庞然大物般的火箭——新征程二号,静静矗立在钢铁构筑的发射塔内。
它高耸入云,庞大的身影让人下意识屏住呼吸。
起飞重量约九千吨,运力接近五百吨的恐怖数值,使它彻底超越了以往人类所有的运载火箭。
即便站在几公里之外,依旧能感受到那份压迫感,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随时准备在轰鸣中挣脱地心引力的枷锁。
这台火箭采用了同位素纤维合金作为主体结构材料,其强度与耐热性远超传统钛合金,且能够在极端应力下保持稳定。
蜂窝状碳纳米管嵌入其中,形成犹如骨骼般的支撑框架,让这台庞然巨物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又坚固得难以置信。
阳光斜照在外壳上,金属表面泛起淡淡的冷光,如同巨石般沉稳,却带着星辰的锋芒。
就连它使用的新型燃料中,也掺加了来自弥林星的爆裂盐。这种氯高氧化物能让火箭燃料燃烧的更充分,更剧烈,而且更稳定。
事实上,放在如今的地球轨道上,新征程二号多少显得有些大材小用。毕竟太空电梯即将竣工,而“天宫”空间站早已能承担大部分的轨道工程需求。
然而在弥林星上,没有太空电梯,没有既成体系的轨道基础设施,唯有这样一台超巨型火箭,才能承担起一次性将整座空间站送入轨道的重任。
这一次,它将把名为“曙光”的空间站,连同数十名科研人员与工程师,一次性送入弥林星的轨道。
与以往需要多次分批组装不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整座空间站在地表提前建造完成,然后被巨大的火箭整体送上天空后展开。
犹如将一片“人造大陆”强行托举到天穹之下。
为了实现这一壮举,全新的宇航服被研制出来,使人体能够承受货运火箭的剧烈加速度。
正因如此,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载人与载荷同步发射。
发射场周围,警戒线早已拉起,数千名基地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巨大的冷却系统正将液氢和液氧源源不断注入燃料仓,管线表面覆盖的白霜在灯光下宛若冰雕。
随着倒计时临近,地面震动愈发明显,仿佛连大地也在屏息等待。
远处的看台上,祥子等人静静注视着这庞然巨物。
就好比当年组建乐队时,台下的观众在演出开始前,静静的看着她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