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
他又何尝不懂一个妻子的心情?可眼前的局势,早已不是个人情感能左右的。
现实就摆在眼前,他纵有推脱的理由,也无法轻易说出口。
一边是千千万万人的安危与未来,一边是至亲之人的健康与性命,换成谁,都难做取舍。
他低声说道:“夫人,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
但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我们还是得坐下来好好谈谈。”
“不如去对面那家咖啡馆吧,您先上车,我送您过去。”
车子缓缓驶向街角的咖啡厅,两人相继走入安静的角落。
塔丽莎,这位生于特里阿斯传统家庭的女性,自十九岁大学毕业起便投身公共事务。
她曾担任社会能源部的重要职务,更是彭玉麦多年来的得力助手与智囊。
这些年来,她始终站在丈夫身后,为他的每一步决策出谋划策。
她比谁都清楚,若再让彭玉麦卷入纷争,恐怕连命都要搭进去。
无论如何,她都不允许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高育良看着她,语气低沉却坚定:“我明白您的担忧。
但您也要知道,如今牵涉的不只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
“这是整个国家的走向,关乎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安稳,关乎亿万像您一样的普通人能否过上安宁日子。”
“如果我们生活的土地充满动荡与不安,那我们将面对的是最深重的苦难。”
“而现在,我们有机会为这片土地争取一份安定,为什么不尽力一试?”
“我希望我们不要再彼此为难,而是携手前行。
我会按照彭先生的思路,协助他平稳度过这段关键时期。”
塔丽莎垂着眼,指尖轻扣桌面,内心反复权衡。
她并非不通情理之人,相反,她早已将所有可能想了个遍。
她知道,这个国家的问题由来已久,也曾有许多前辈试图扭转局面,可最终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问题的根子太深,牵扯太广,无论怎么动刀,都会伤及各方利益。
就像一道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死结,单靠几年时间就想解开,谈何容易?
除非有通天的智慧,除非命运格外垂青。
“高先生,”她终于开口,“我理解您的抱负,也尊重您所做的努力。”
“但我无法接受,在我丈夫重病缠身的时候,还要让他继续扛起这一切。”
“这对他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