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今年三月,随着这份限制文件的期限到期,

各大地级市立刻开始疯狂“补货”,

大搞规划,争相推地,

说到底,就是得靠卖地还债。

除了省里的城投债,

省府的债务,至少有七成压在了地方正府身上。

省会日子不好过,下面的地市也艰难,县级市和区县更不用说。

更让人头疼的是,

年初在汉东省韦常务扩大会议上,

会议扩大到了四大班子:省韦、省府、省人大、省政协等,

所有副主任、副省掌、省韦常委都列席参加。

会议主题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今年,汉东省整体债务的增长率,不能超过百分之五。

而正常情况下,每年增长基本都在百分之十到十五之间。

这是国家层面认可的正常增长区间,

现在却被强行压到百分之五,每个城市都有配额,这让很多人一时难以接受。

比如说,汉东的整体债务规模是一万亿元,

五百亿相当于总额的百分之五。

这五百亿需要由汉东的十三个市自行分配。

其中京州、吕州、京海、林城和岩台五个城市分得了大头,共计三百零七亿。

剩下的193亿由其余八个地级市瓜分。

在这之中,京海市分得最多,高达九十三亿。

而拿得最少的是东海市,仅有十七亿。

有意思的是,分得最多和最少的两个城市恰好相邻。

东海的市韦书籍见到京海市韦书籍时,眼神里几乎都带着火。

若不是有人及时打圆场。

估计当场就要干起来了。

这种争执其实并不罕见。

每年预算分配时,都会出现类似的小摩擦,大家都想争取更多资源。

也难怪他们如此上心。

去年底的内阁会议上,高育良就曾和裴一弘差点闹翻。

两人言语间火药味十足。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多争取点预算。

今年全国的公共财政预算总计为17.82万亿元,其中外交、国防、教育、医疗等支出就占了大头。

2017年,汉东的公共财政支出为1.15万亿元。

其中,高育良亲自争取到了四千七百多亿。

剩下的就得省里自己筹措。

当时为了区区三个亿,高育良与裴一弘还曾争执不下。

当然,那是工作上的分歧。

私下里,他俩的关系其实挺不错。

看起来1.15万亿是个大数字。

但那是全省一整年的预算。

分到各市,也就几百亿。

再往下到县一级,就只剩几十亿了。

到了镇一级,可能就几千万,甚至几百万。

这些钱不仅要保障全省公务员的工资发放。

还得涵盖医疗、科研等多项开支。

还好养老保险不用从这里面出。

否则财政状况会更加紧张。

所以说……

日子并不好过。

原本每年能增加一千三四百亿。

如今却只有区区五百亿。

下面的人怎么会满意?

估计早就在心里把高育良埋怨了个遍,对此他并不怀疑。

当年在京城的时候,他自己也这样想过。

这一万多亿,哪够用?

当然,从九月起,这一切就不再与高育良有关。

再过半个月左右,上面应该会公布新任省掌的人选,到时候他也就能轻松了。

只是新上任的副班长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