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时期的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才把心口的郁气吐出来。
大唐因为高明和青雀的争储动荡,正是需要守成的君王。
稚奴性格温顺,前期能开创永徽之治,证明自己的安排没问题,稚奴也是有治国才能的明君。
可清理贞观老臣和扶持武则天掌权,这招出的太莽,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苏定方可是灭国神将,两百人就敢突袭颉利可汗的牙帐,六十五岁了还能以五百破四万灭西突厥。
在大唐征战史中,也就天策上将和大唐军神能稳压苏大将军了。
苏定方灭三国,皆生擒其主,比薛仁贵还强一档。
唐朝是唯一一个从开国到灭国,都不缺武将帅才的朝代。
你以为李积破东突厥、平薛延陀、灭高句丽就够牛批了,可他还编纂了医典《唐本草》和《脉经》。
在大唐,不灭国,都不好意思称名将。
薛仁贵唯一的败仗就是败于吐蕃论钦陵,大唐直接丧失对西域的控制权。
中国国土面积,元朝最大,第二大唐,第三明朝。】
各个朝代皇帝:“……别人的灭国神将,我们的廉颇。”
大唐一直对外开疆拓土以强国,武将地位很高,几乎全民尚武。
就连胡人都愿意为大唐卖命,这怎么比?
“哈哈哈,苏大将军好气魄,已过花甲之年,仍勇冠三军……”
“哪里哪里,李积将军可是大唐战神,吾不及也。”
“苏大将军英勇一如往年,莫要自谦。”
苏定方早年曾追随刘黑闼起义,后又入了李建成阵营,在李世民一朝坐了20余年的冷板凳。
如今苏定方六十多岁出山平定三国,此乃神将也。
不过,在李世民一朝,有李靖和尉迟恭等人,再能打的武将都要往后靠。
能在李治朝打上几场胜仗,也算是廉颇未老。
此时正在打吐蕃的薛仁贵,放弃急功冒进的策略,调整战术,决心突围。
一旦安西四镇完全陷落吐蕃,再想拿回来就难了。
后期的大唐君臣一想起李治放任吐蕃灭亡吐谷浑,就在心里暗骂,李治昏头。
太宗经营的大好局面,都被这对夫妻俩糟蹋了,还以为大唐的盛世资源永远用不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