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道契生死

滴血惊神阙 岩胜 3436 字 11天前

“当年,为师因力主包容异质,探寻混沌真意,被视为动摇宗门万载道基,引发轩然大波。无数明枪暗箭,口诛笔伐。最终各方妥协、角力的结果,便是这混沌崖。名曰清修之地,实为……流放之域,监视之所。”

“现在,”青冥道尊的声音如同最终审判的钟声,敲响在项易的识海,“你可明白,为何我门下冷清至此,为何我告诫你莫要轻易信于人,包括为师。你的混沌道基,在他们眼中,与当年你师兄师姐所追寻的异质,本质如一。甚至,因你之道基更为纯粹,更为接近本源,更为莫测……所带来的忌惮与潜在的杀机,只会更浓,更烈。你,可明白?”

项易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混沌崖那原始、荒莽、带着微微吞噬与毁灭意味的气息,涌入他的肺腑,带来刺痛的灼烧感,却也带来一种奇异的、冰冷的清醒与灵魂深处的共鸣。师尊那用血与火、遗憾与坚守、三位师兄师姐的悲壮命运书写的沉重过往,如同一卷摊开的、字字泣血的史册,在他面前彻底展开。

这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争夺,不再是意气之争。这是道路的倾轧,是理念的战争,是关乎道途存续、你死我活、不容并存的……道争。

他体内,那团混沌星璇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沉重,旋转的速度微微放缓,却变得更加凝实,更加内敛,仿佛在积蓄着某种力量。

“弟子,明白了。”项易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破开重重迷雾后的、不容置疑的坚定。那声音里,没有了最初的彷徨,没有了战败的沮丧,反而有一种找到自身归宿般的、混合着沉重与释然的复杂情绪。

“师尊之路,崎岖坎坷,以血铺就。弟子之途,自伊始便注定荆棘密布,杀机四伏。师兄师姐之憾,宗门万年之锢,高悬于顶、冷漠注视的牧守之眼……凡此种种,非大毅力、大智慧、大勇气不可破,而归根结底,皆需……绝对的力量方能打破!”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点燃的、最初的原初之火,那火焰并非炽热,而是带着混沌的冰冷与吞噬一切的渴望,直视青冥道尊:“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遵循他们设定的路径,弟子或可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但绝无可能在那倾天之劫降临之前,拥有足以扭转乾坤、护持所想、践行吾道之力。五脉会武一战,更是明镜,照见自身之渺小,宛若尘埃。若无非比寻常的机缘,行非比寻常之事,终此一生,或许也只能在他们划定的囚笼之中,做那一只……看似逍遥,实则生死皆操于他手的……困兽。”

他向前踏出一步。

“咔嚓——”脚下那历经万载风霜、坚逾精铁的岩石,竟被他这一步踏得无声龟裂,细密的裂纹如同蛛网般蔓延开来。他对着青冥道尊,深深一揖到底,腰背弯折如弓,充满了力量感与决绝的意味。

他的语气沉静,却字字千钧,蕴含着破釜沉舟、九死不悔的意志,如同宣誓般响起在风雷之间:“故而,弟子恳请师尊,助我开启祖地,入青莲禁山,求取祖师遗留于彼处的……半部《混沌真解》。”

“《混沌真解》……”

青冥道尊轻轻重复着这几个字,声音仿佛带着古老的回响,在混沌崖顶弥漫开来。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连那永恒呜咽、翻滚不休的混沌气流,也似乎变得迟滞、沉重,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所压制。

项易保持着躬身的姿势,一动不动,如同一尊石雕。他能感受到自己心脏在胸腔内沉重而缓慢地搏动,每一次跳动,都牵扯着周身伤势,也泵送着那股不惜一切的决绝。他知道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何等惊世骇俗,何等僭越门规。但他更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可能打破死局的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青冥道尊静默地看着他,那目光不再是冰冷的探针,而是化作了深不见底的渊潭,仿佛在衡量,在追溯,在透过项易的肉身,观望着遥远过去的峥嵘岁月,又试图看穿未来那迷雾重重、吉凶未卜的路径。那目光中,有审视,有回忆,有担忧,更有一种极其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期待。

许久,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青冥道尊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仿佛来自宇宙深处、法则源头的漠然与威严:

“祖地青莲禁山,乃宗门至高禁忌之地,供奉祖师遗蜕,蕴藏青莲本源,非宗主与太上长老会共议,不得开启。且周期有定,借天地星辰之力,下次须在甲子之后。门规如山,铁律如刀,你……当知晓。”

“弟子知晓。”项易抬起头,目光如历经万古风霜的磐石,毫不动摇,那其中燃烧的信念之火,几乎要灼伤人的眼睛,“但弟子更相信,师尊千年等待,万载孤寂,独守此崖,绝非为了遵循那将您流放于此的规则。师尊乃此界巅峰存在,宗门擎天之柱,洞察世情,布局万古,必有非常之道,可绕开这僵固周期。”

他的话语,如同利剑,直指核心:“祖师留下半部《混沌真解》,藏于禁山,而非彻底销毁,绝非无意之举。或许,他早已预见后世宗门僵固之劫,留待有缘之人,于危急存亡之秋,挽狂澜于既倒。弟子身负混沌道基,与此真解天生共鸣,或许……便是那唯一的钥匙,那万古等待的……变数!”

他将唯一与变数二字,咬得极重,目光中燃烧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对打破枷锁、获取力量的极致渴望。这不是狂妄,而是源于对自身之道的坚信,对命运不公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