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灭马风波过后,取经队伍的气氛明显变得更加沉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警惕的气息。
悟空不再像之前那般只一味烦躁,每走几步便会停下脚步,火眼金睛扫过两侧的树林与山石,如同被窥视的猛兽般保持着高度警觉——金箍棒在他掌心轻轻转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眉心的佛印随呼吸微微发烫,那灼热感时刻提醒着他“危险随时可能降临”;他甚至会刻意放慢脚步,让唐僧走在自己一侧,用身躯挡去可能来自暗处的袭击。
唐僧虽不明就里,不知为何有人要针对一匹凡马,却也从悟空的警惕与周遭压抑的氛围中感知到危险,诵经的声音多了几分不安——原本流畅的经文偶尔会卡顿,目光会不自觉地瞟向路边的阴影,双手合十的动作也变得更紧,仿佛唯有经文能给予他些许慰藉。
那匹亖里逃生的凡马倒是因祸得福:混沌生机在它体内悄然滋养,灵智比以往开了不少,脚步似乎都轻快了些,不再像从前那般拖沓;它遇到路上的小石子或坑洼时,会巧妙地避开,避免颠簸,偶尔还会用脑袋亲昵地蹭蹭唐僧的手背,传递出温顺的善意;看向悟空时,浑浊的马眼也少了往日的畏惧,多了些好奇——似乎能感知到这位“保护者”虽外表凶悍,却无伤害它之意。
我(无相子)并未远离这支队伍,始终保持着百丈左右的安全距离,借助混沌道法的感应能力,默默关注着他们的动向。
悟空在休整时,屡次从怀中取出几块玄黑玉简的碎片,用指尖反复摩挲,火眼金睛全力运转,试图从碎片上找出一丝残留的能量或符文痕迹,可那些碎片早已失去所有活性,只剩下冰冷的质感,如同普通的黑石,任凭他如何探查都毫无反应。
而“巡天阁”并未立刻采取新的行动——既没有再派来新的“活体兵器”,也没有加强对取经队伍的扫描,仿佛那针对凡马的“灭迹”只是一次优先级极低的例行清理,失败后便暂时搁置,转而将资源投入到其他更重要的任务中。
这种冰冷的、不计较一时得失的高效风格——意味着“巡天阁”的目标绝非简单的阻挠取经,而是有着更宏大、更长远的规划,取经队伍不过是其规划中需要“修正”的微小变量。
我的注意力暂时从取经队伍移开,混沌道法的感知网络扩散开来,很快捕捉到另一股不寻常的动向——来自无面佛母的势力。
先前我借桃枝向五行山古老意志传递信息,显然起到了预期的效果。这几日,混沌道法陆续接收到来自南赡部洲各地的能量反馈:三处无面佛母的隐秘据点(一处藏于废弃古寺的地宫,两处隐匿在繁华城镇的地窖)、两座用于炼制“慈航甘露”的法坛,先后遭到不明力量的袭击。
据点的邪佛禁制被强行撕裂,内部储存的血石榴散落一地,部分已成熟的果实被踩碎,流出暗红色的汁液;负责看守的邪僧或被震碎魂魄,或被混沌气息侵蚀心智,变成疯癫的傀儡,口中不断嘶吼着“伪佛”“窃贼”等词语。
虽这些袭击未能伤及无面佛母的核心根基(其主力仍在西牛贺洲边境集结,准备后续的“显圣”计划),却也让他损失了不少用于培育“圣战士”的血石榴与低阶信徒,直接拖延了“慈航甘露”的量产进度,“显圣”计划的筹备也被迫推迟。
无面佛母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激怒,又或是被打乱了既定步骤。其麾下势力的活动频率明显增高——一道道隐晦的邪佛意念在人间界的山林、城镇间交织,如同撒开的渔网,在酝酿着更大的动作,试图通过新的行动弥补损失。
其中一股较强的邪佛气息引起了我的注意——这股气息由三道黑色雾气凝聚而成,带着浓郁的血石榴香气与邪佛力,正朝着取经队伍前方不远处的黑风山方向移动,速度极快,轨迹笔直,显然目标明确。
黑风山?我在意识中检索关于此地的信息:此山位于西牛贺洲边缘,山势陡峭,山中林木茂密,妖气虽浓却并不暴戾,反而透着一种“偏安一隅”的沉稳——原主是一头修炼多年的黑熊精,道行不浅,性格不算作恶多端,反而喜好炼丹制药,在山中开辟了洞府,过着相对清静的修行生活。
它邪佛势力毫无关联,无面佛母的人突然朝着黑风山移动,是想招揽这头黑熊精?还是看中了黑风山的地脉灵气,想在此建立新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