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顿悟·领域小成「心象天地」

万法石林的晨雾尚未散尽,林轩盘坐在一根通体赤红的火焰法则石柱前,双目微阖,周身萦绕着淡淡的赤蓝双色光晕。石柱表面流淌的岩浆纹路如同活物般跳动,每一次脉动都释放出精纯的火焰法则碎片,这些碎片没有像往常一样四散逸散,而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朝着林轩周身的光晕汇聚,如同溪流汇入江海。

自三日前找到对抗凋零法则的方向后,林轩便将全部心神投入「心象天地」的重构中。此前的领域虽能融合心火与潮汐,却始终停留在“力量叠加”的层面,如同两块拼接的积木,缺乏内在的逻辑关联。而此刻,万法石林中狂暴却精纯的法则波动,如同最精准的刻刀,正帮他雕琢着领域的“骨架”。

“呼——”林轩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指尖微动,一缕赤色火焰从掌心升起。这缕火焰与以往不同,表面不再是纯粹的炽热,而是萦绕着一丝土黄色的厚重气息——那是他从地脉之心感悟到的土之法则,此刻正与火焰法则缓慢融合。火焰落地的瞬间,并未如往常般灼烧地面,而是化作一道细微的火脉,顺着岩石的缝隙钻入地下,与十丈外那根土黄色法则石柱产生了微弱的共鸣。

“原来如此……”林轩的意识沉入体内,清晰“看到”心象天地的变化:原本平坦的心火之原下方,正有无数道土黄色的纹路如同根系般蔓延,这些纹路是土之法则的具象化,它们扎根于领域的“基石”,为火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撑。以往火焰燃烧时会消耗的灵力,此刻正通过土黄色纹路从“地脉”中汲取,让火焰的燃烧变得更加持久、更加凝练。

他不再急于吸收其他法则,而是先稳固火焰与土之法则的融合。意识如同精密的仪器,调控着两种法则的融合比例——土之法则过多,会压制火焰的灵动;火焰法则过盛,则会灼烧土之根基。每一次微调都伴随着剧烈的能量波动,林轩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逐渐变得苍白,但他的眼神却愈发明亮。

两日后,当第一簇融合了土之法则的“地火”在心火之原上稳定燃烧时,林轩终于松了口气。这簇地火呈赤黄色,燃烧时没有明火,却能释放出远超普通心火的高温,甚至能在岩石上熔出深痕。更重要的是,地火燃烧时几乎不消耗自身灵力,完全依靠领域内的“地脉”供能,这意味着「心象天地」的续航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接下来,是潮汐之海。”林轩转向不远处的蓝色水流法则石柱,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伸出右手,掌心浮现出一团蓝色水球,水球表面萦绕着淡淡的青色气流——那是从风之法则石柱中捕捉到的“流风”碎片。随着他的意念一动,水球化作一道细流,在空中盘旋成一道水涡,而青色气流则如同推手,让水涡的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形成一道小型的“水龙卷”。

意识再次沉入心象天地,林轩将这道“水龙卷”的法则结构复刻到潮汐之海。原本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波澜,无数道青色气流从虚空中汇聚,引动海水形成一道道旋转的洋流。这些洋流不再是无序的涌动,而是沿着特定的轨迹循环,如同人体的血脉,将潮汐之力输送到领域的每一个角落。更让他惊喜的是,当洋流经过心火之原边缘时,部分水汽被火焰蒸发,化作白色的云雾升入领域的“天空”,云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又化作细雨落下,重新汇入潮汐之海——一个简陋的“水循环”雏形,竟在无意识中形成了。

“法则的融合,从来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成就。”林轩心中顿悟。他开始主动引导不同法则间的联动:让风之法则推动洋流,洋流蒸发形成云雾,云雾遮挡“阳光”(心火释放的光热),让潮汐之海的某些区域降温,逐渐凝聚出细小的冰晶——水之法则的另一种形态“玄冰”,就这样在低温中悄然诞生。

玄冰的出现,让领域的法则体系更加完整。林轩尝试着将玄冰融入潮汐之海的深处,形成一道“冰脉”,与心火之原下方的“火脉”形成对应。当冰脉与火脉的气息相互感应时,领域的“天地”间突然响起一阵细微的雷鸣——那是冷热气流交汇产生的能量碰撞,竟意外引动了潜藏在法则碎片中的“雷霆”法则。

一道细小的银色雷光在云层中闪过,虽然微弱,却让林轩的心脏猛地一跳。雷霆法则蕴含着“审判”与“净化”之力,正是克制凋零法则的关键。他不敢怠慢,立刻集中全部心神,捕捉那道雷光的法则轨迹。

捕捉雷霆法则的过程远比想象中凶险。银色雷光如同桀骜不驯的野马,在云层中四处奔窜,稍有不慎就会反噬自身。林轩调动风之法则引导雷光的方向,用玄冰法则降低雷光的狂暴,再用土之法则固定雷光的轨迹,经过整整一日的尝试,才终于将一缕精纯的雷霆法则碎片引入心象天地,化作一道银色的“雷纹”,缠绕在领域的“天空”边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