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周五,新城。
夏念清兄妹离开后的第三天,姜妙柔才真正意识到隔壁是真的空了。
这种空,并非视觉上的空旷,而是一种感官上的、氛围上的彻底静默。
首先消失的是声音。
以往,即使隔音尚可,她总能在傍晚时分隐约听到隔壁厨房传来的炒菜声、水流声,有时是夏灵溪清脆的喊“哥哥,吃饭啦”,有时是夏念清较低沉的回应。
晚上,或许会有电视的微弱声响,或者兄妹俩的嬉笑声。
对于因为学音乐所以对声音十分敏感的姜妙柔来说,这些日常的、琐碎的声响,如同背景白噪音,她早已习惯,甚至曾刻意留意。
如今,它们一下子都消失了,留下的寂静便显得格外突兀。
走廊“变得异常安静”,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其实这与以往没大多不同,只是夏念清他们的离开让姜妙柔无意识将这种感受放大了。
然后是光。
两间出租房的客厅阳台很近。
以往姜妙柔将客厅的灯熄灭时,阳台便会显现隔壁客厅传来的微光。
兄妹两人习惯晚睡,那通过阳台传来的微光,总会持续到深夜。
如今,这微光成了姜妙柔走进书房熬夜备考前的一个无声鼓励,仿佛在告诉她,这层楼不止她一人醒着。
可现在,那阳台一连几个夜晚都漆黑一片。
她晚上起身前往厨房倒水,或学习累了起身去客厅走走,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瞥向那片黑暗,心里也跟着空了一块。
最重要的,是那种“存在感”的消失。
知道数米之隔有“熟悉”的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