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兄妹的夏日生活缓慢流淌,而数米之隔的姜妙柔,则仿佛被卷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加速运转的时空轨道。
自从夏灵溪高考结束,那个曾经在周三傍晚固定响起的、轻柔的敲门声便消失了。
姜妙柔公寓的厨房里,那些为两人晚餐精心准备的食材渐渐变成了单人份。
最初的第一个周三,她甚至会不自觉地准备双人份,等到菜快出锅时才蓦然惊觉,对着多出来的那份怔忡片刻,然后默默将它们装进保鲜盒,放入冰箱,成为接下来几天自己午餐的一部分。
她并非没有预料到这种变化。
夏灵溪结束了高强度的高中生活,有了大把时间待在家里,夏念清自然不再需要,也不再方便像过去那样,每周有一个固定的夜晚来她这里“避难”或“搭伙”。
理智上,她完全理解,甚至觉得这样更好。
但情感上,某个角落总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落感,像一首熟悉的乐曲突然缺失了一个音符,旋律依旧,却少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
这种空落感并非源于强烈的失落或悲伤,更像是一种习惯被悄然改变后的细微不适。
过去,周三就像一个每周一次、心照不宣的小小期待,是规律生活中一抹温柔的亮色。
如今,这抹亮色隐入了日常的背景板,日子恢复了某种意义上的“正常”,却也因此显得格外平淡。
然而,姜妙柔并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这种细微的情绪里。
她自己的生活正被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填满——备考国际音乐教育资格认证考试。
这本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认证,而她目标的新城大学音乐教师岗位竞争激烈,对这个证书的要求更是近乎严苛。
她的公寓里,以往时常飘出的饭菜香或茶香,如今更多地被翻动乐谱的沙沙声、反复播放的教学示范音频以及钢琴练习曲所取代。
书房的书桌上,厚重的音乐理论书籍、历年真题集、她自己整理的密密麻麻的笔记堆成了小山。
平常茶几上只有一杯柚子蜜茶与一些糕点,现在渐渐被各种乐谱、学习资料放满。
钢琴边上的节拍器滴答作响,与她伏案书写时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夜晚的主旋律。
她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颈椎发出抗议的酸痛,才恍然惊觉夜色已深。
黑咖啡渐渐代替了茶水,眼底偶尔也会浮现淡淡的青黑色,但她目光中的专注与坚定却日益明亮。
在这段紧张备考的日子里,她与夏念清的接触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两人偶尔会在楼道、电梯或者小区门口遇见。
通常是她抱着厚厚的资料匆匆往外赶,或是拖着疲惫的步伐归来,而他可能是去学校、打工,或是陪夏灵溪出门购物。
相遇时,他们会停下脚步,简短地交谈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