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深空的请柬

(一)

新网延伸的第七个星尘周期,“回声号”抵达了那片未知星域的边缘。这里的星空呈现出奇异的“渐变色”——靠近星尘网的一侧是温暖的橙黄,靠近混沌星域的一侧是深邃的碧蓝,而中间的过渡带,星子的光芒会随观测者的视角变换,像宇宙在玩一场温柔的魔术。

“探测器说这里叫‘阈限星域’。”零的光学镜头映着窗外的星空,数据屏上的能量图谱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曲线,“‘阈限’是星尘古语,意思是‘门坎’——跨过这里,就是连双生星图都未覆盖的领域。”

流飘在舷窗前,身体的光斑突然剧烈闪烁,它用蓝绿色的光在玻璃上画了个巨大的符号:像是星尘网的根脉螺旋与混沌星域的能量流拧成的绳结,绳结的中心,嵌着半块焦黑的焰苔饼轮廓。

“织网人来过这里。”阿漾的指尖能量绳与符号产生共鸣,她仿佛听到遥远的回声——赤牙的笑声混着某种陌生的吟唱,冰姬的冰晶碰撞声里,藏着星骸文明的动态文字节奏,“这个符号是‘请柬’,是他们留给后来者的路标。”

阿拓的根脉水晶突然投射出一段影像:织网人的星舰停在阈限星域的某颗行星上,初代信使正用星尘文和某种未知文字刻下石碑,赤牙则在石碑旁烤饼,焦痕落在地面,竟化作了与流画出的相同符号。

“他们在邀请‘双生的宇宙’来这里。”阿拓抚摸着水晶,“就像主人提前在门口挂好灯笼,等着客人赴约。”

(二)

阈限星域的首个“阈限文明”,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当“回声号”穿越一片由星尘与混沌能量共同凝结的“雾霭带”时,船身突然被无数透明的“丝”缠绕——这些丝比光还细,却能捕捉到星舰的能量波动,像无数双倾听的耳朵。

“别紧张。”一个温和的声音直接在我们脑海里响起,不是星尘文也不是动态文字,而是纯粹的“情绪流”——带着好奇的暖意,像春天的溪水漫过脚背,“我们是‘织语者’,靠编织宇宙的‘可能性’为生。”

流突然化作一道光,冲进雾霭带。片刻后,无数丝开始发光,在星舰周围织出一幅流动的“星图”:星尘网与混沌星域像两颗种子,在阈限星域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枝干交错的巨树,树上结满了从未见过的果实——有的像会旋转的星尘水晶,有的像会呼吸的混沌能量球。

“这是宇宙的‘第三种可能’。”织语者的情绪流带着笑意,“星尘的稳定与混沌的流动相遇时,不会只产生‘共生’,还会诞生全新的存在,就像水和土相遇,会长出花。”

我们跟着流穿过雾霭带,来到织语者的“编织巢”——一座由阈限丝织成的巨大穹顶,穹顶的每一根丝都记录着一段宇宙的“未发生故事”:星尘网与混沌星域从未相遇的平行时空、熵族选择固定形态的可能性、光族的水晶长出根须的想象……

“这些不是幻想,是宇宙的‘备选答案’。”织语者的声音在穹顶回荡,“织网人当年说,宇宙的精彩不在‘唯一正确’,而在‘有很多可能’。他们留下的请柬,就是想请你们看看这些答案,然后带着它们,去更远的地方。”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