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重任与家常

更为重要的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土木行动正在汉中及宁羌州境内全面展开。

无数被招募的当地百姓和降卒,在夏军工程营的指导和护卫下,热火朝天地兴修水利,开挖塘堰,疏浚河道,为可能到来的旱灾储水备荒。

同时,通往四川的荔枝道也在被大力拓宽加固,以便将来能输送更多粮草物资。

在一处水利工地上,几个老农一边挥着锄头,一边闲聊。

“老王头,你说这新朝官府,说话算数不?真给饭吃,干完活还发钱?”一个瘦削的汉子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手里热乎乎的杂粮饼。

旁边被称为老王头的老者啃了一口饼,含糊道:“咋不算数?这都第三天了,哪天饿着你了?哪天的工钱少了你的?瞧瞧那些兵爷,可曾打骂过咱们?”

另一个中年汉子插话道:“就是!比以前强多了!给明朝官府服徭役,不光自带干粮,累死累活,稍慢点就是鞭子抽过来!哪像现在,官爷还时不时过来问句辛苦,这世道真是变了!”

“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最先开口的汉子喃喃道,眼中第一次对未来的日子有了些微的期盼。

民心,就在这一粥一饭、一砖一土的踏实劳作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大夏的统治根基,正在这百废待兴的土地上,一点点变得坚实起来。

十一月三十日,广元,张府。

风尘仆仆的李玉横在亲卫引领下步入书房,见到了正在批阅文书的张行。他连忙躬身行礼:“臣,李玉横,叩见大王。”

张行放下笔,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玉横来了,一路辛苦,看座。”

待李玉横恭敬地坐下后,他继续说道:“此前将你从军中将官转为文职,派你去潼川州历练,学习地方治理之道,可知我之深意?”

李玉横恭敬回答:“大王深谋远虑,是欲臣下知晓民生疾苦,熟悉政务运作,方能更好地为大王、为大夏治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