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京师震动

崇祯六年的二月,京师尚在料峭春寒的包裹之中。

乾清宫的暖阁里,崇祯拿起一份来自湖广、标注着八百里加急的奏疏,封皮上湖北巡抚唐晖谨奏的字样映入眼帘。

逐字看去,内容触目惊心!

然而,预想中的雷霆震怒或是惊慌失措并未出现。

崇祯只是眉头锁得更紧,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良久,他竟缓缓将这份奏报放下,脸上竟掠过一丝……近乎麻木的平静?

“川事虽糜烂至此,”他低沉的声音在暖阁中响起,像是在对侍立一旁、屏息凝神的秉笔太监王承恩解释,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然成都府之塘报、奏疏,至今仍能辗转送达御前。

此即明证,成都犹在,蜀藩宗庙尚安!贼势虽炽,终究未能鲸吞全川!”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舆图前,死死钉在山西一带:“当务之急,唯在洪卿(洪承畴)!

待洪卿荡平山西,腾出关宁、秦兵精锐,再合湖广之师,东西对进,何愁张行一川中小丑不平?

传旨:“严令洪承畴,务必于入秋之前,荡清晋陕流寇!

湖广唐晖,着其严密监视川东动向,扼守夔门,不得使贼寇一兵一卒再入湖广!”

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也带着一丝刻意忽略川中剧痛的鸵鸟心态。

在他心中,遥远的四川,似乎暂时还只是疥癣之疾,而那威胁京畿、截断漕运的北方流寇,才是真正的生死大敌。

至于张令、邓祖禹的殉国,只是这盘巨大棋局中,两枚沉重却不得不付出的棋子罢了。

远在四川保宁的张行,也辞别了温暖的家,与妹妹张卿儿一同踏上了返回达州前线的路途。

抵达达州大营,风尘未洗,张行便立刻召集核心将领议事。

“刘心全!”张行目光锐利地投向第二镇总兵刘心全,“休整期已过,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命你部即日拔营,移师成都!”

“末将遵命.”

“好!李铁柱,此地由你部接防!夔州、达州、广安三州防线,由你全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