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县城暗流

破旧的城乡班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引擎发出沉闷的嘶吼。

我靠在有些油污的车窗上,窗外是飞速后退的、逐渐变得开阔的田野和零散的农舍。阳光刺破云层,洒下久违的暖意,却无法完全驱散我骨子里的寒意。

身上穿着货运司机王大哥找出来的一套半旧工装,虽然不合身,但总算遮掩了之前的狼狈。那柄“封灵刃”被我小心地藏在背包最深处,用几件杂物掩盖着。它依旧安静,但那种血脉相连的温润感始终存在,提醒着我昨夜的一切并非噩梦。

体内的气旋如同经历过暴风雨的幼苗,虽然微弱,却在缓慢而坚定地恢复。更奇妙的是,那段在栈道上自发浮现的、奶奶吟诵的古老歌诀,并未随着危机的暂时解除而消失。它化作了一段无声的旋律,一种本能的呼吸节奏,在我心间自行流转。

我不需要刻意去回忆,它就在那里。当我静下心来,甚至能感觉到周围空气中,那些稀薄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游离的能量光点(或许就是老周说的“灵气”?),正被这无形的旋律极其缓慢地牵引,一丝丝、一缕缕地汇入我的灵台,滋养着那小小的气旋。

这种恢复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胜在持续不断,且无需刻意引导。这似乎是奶奶传承的另一个神异之处——它本身,就是一种缓慢而坚定的修行法门。

王大哥是个健谈的人,一路上絮絮叨叨说着他跑货运的见闻,家长里短。我大多只是听着,偶尔含糊地应和几句。他见我精神不济,也很体贴地没有多问。

“小哥,前面就到县城汽车站了。”王大哥指了指前方出现的一片密集楼房,“你是在这儿下,还是要去哪儿?”

“就到汽车站,谢谢王哥。”我连忙道谢。县城,是我计划中的第一站。这里人多眼杂,交通便利,既能暂时隐藏,也方便我思考下一步去向,或许还能尝试联系一下老周。

班车喘着粗气驶入了喧闹的县城汽车站。人流熙攘,各种口音、汽笛声、小贩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画卷。与青云山下的静谧和山中的死寂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我再次郑重谢过王大哥,目送他的货车离开,然后深吸了一口混合着汽油和灰尘的空气,融入了涌动的人潮。

安全感并未如期而至。相反,一种新的、源自陌生环境的不安悄然升起。

我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车站广场上,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有拖着行李箱的旅客,有举着牌子拉客的旅店老板,有蹲在路边无所事事的青年……

我的目光扫过人群,灵台那微弱的气旋似乎让我对人的“气息”有了一种模糊的感应。大多数人气息浑浊而平凡,如同背景噪音。但偶尔,也会感觉到一两个气息较为“清冽”或“沉凝”的人,他们往往步履沉稳,眼神锐利,与周遭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