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走后,艾琳把那封信折好放进抽屉,锁上了。她没让任何人知道内容,只悄悄叫来影行队首领,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那人点头离开,脚步轻得像踩在灰上。
天刚亮,议事厅外就来了人。第一批是南方三小邦的使者,穿着颜色鲜艳的长袍,手里捧着礼盒。他们一进门就笑,说听闻艾琳击退强敌,特来祝贺。盒子打开,有布匹、香料,还有一块南地特有的铜牌,说是信物,表示愿意结盟。
艾琳坐在主位,没动那些礼物。她只让人记下礼单,然后问他们想要什么。使者们互相看了一眼,说希望商队能借道通行,每年交一定税金,遇到灾年也希望这里能开仓借粮。
艾琳没立刻答应。她说:“路可以通一条偏道,但必须登记人数货物,不得携带武器。灾年借粮可以,但要立字据,来年归还。”
使者们脸上露出喜色,连忙点头。艾琳让人端上茶和酒,安排他们在左席坐下。桌上铺着地图,有人倒水,有人递毛巾,气氛像是老友见面。
还没等这拨人说完,外面又进来一批。这次是北方两领主派来的联合使团,三人同行,穿的是深灰色斗篷,不戴饰物,也不笑。为首那人直接站在厅中,说他们听说艾琳打了胜仗,占了北谷口,是不是打算继续往北扩地?
艾琳看着他。“北谷口原本就是我们的边界村。敌人占了它,烧了房子,杀了人。我们打回来,不是扩张,是收复。”
那人冷笑一声。“你说是就是?可你如今兵强马壮,周边谁不怕你动手?”
厅里一下子安静。南方使者低头喝茶,不敢插话。艾琳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几处标记。
“我这里死了八十六个人。他们的家人还在等粮食,等房子修好。我没空去打别人。但如果有人想试试我的底线——”她顿了一下,“我也不会让他们活着回去。”
她说完,转身坐回位置,不再看那人。侍从搬来三条木凳,放在右席,没摆茶水,也没铺垫子。北方三人站着不动,最后才勉强坐下。
中午过后,南方使者中有一个单独来找艾琳。他说自己姓洛,曾在边境住过,知道一些事。他压低声音说,北方那两个领主早就暗中结盟,这次派人来,表面是质问,其实是探虚实。如果艾琳显得软弱,他们可能一个月内就会出兵。
艾琳听完,没表态。她只说知道了,然后让文书把这话记下来,盖上印。洛使者还想再说什么,她摆手让他回去。
第二天清晨,校场上传来号角声。所有使者都被请去观礼。操场上,三百名常备军列阵待命。艾琳亲自站在高台上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