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品质提升信心增

艾琳走到溪边,锅还在烧着。两个妇女守在旁边,按昨天记下的时间搅动布片。水已经变色,泛出淡淡的黄褐色。她伸手捞起一块布角,搓了搓,颜色没掉。

“再煮一锅。”她说,“用整块布试。”

两人点头,把新布条放进去。艾琳转身往村里走,太阳刚升到树梢,空地上的摊位已经清出来。三张长桌并排摆好,左边放旧布和粗陶罐,中间是前几天的试制品,右边空着——等今天的成品。

她刚站定,张氏提着篮子过来,里面叠着五块染好的布,橙黄、深褐、浅灰,每块都比原来的亮。老陶匠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两只细颈瓶,泥坯干透了,表面光滑,嘴部修得匀称。

“烧成了?”艾琳问。

“昨晚盯了一夜火。”老陶匠把瓶子放下,“温度稳住,没裂。”

艾琳把布铺在右桌,又让老陶匠把陶器摆上。阳光照下来,颜色立刻显出来。有人路过,停下脚步看。

消息传得快。不到半个时辰,织布的、做陶的都来了。二十多人围在桌前,盯着三排东西看。左边灰扑扑,中间勉强有改观,右边却不一样了。

“这真是咱们做的?”一个年轻女人伸手摸那块橙黄布。

“你家昨天交的布就在这儿。”艾琳指着左桌,“一样的料,差在颜色和手法。”

人群安静。有人低头看自己的手,像是头一回意识到它能做什么。

张氏突然说:“我今天带了新布来染,能加点红吗?”

“后山采的血藤草熬汁就行。”艾琳答,“明早开锅,谁想学都行。”

“那陶呢?”另一个汉子问,“我也想做个不一样的。”

老陶匠蹲下身,手指划过细颈瓶的底刻,“他记了泥料比例。谁要做,照这个调就行。”

有人嘀咕:“花里胡哨的,真有人买?”

艾琳没理这话。她叫人打来一盆冷水,把一块染布丢进去,来回搓洗三次,捞出来抖开——颜色还在。

“不是图好看。”她说,“是让人一眼认出这是咱们的东西。”

又有人抬高声音:“摔得坏不坏?”

艾琳让人取来一只烧成的长嘴壶,注满水,举到齐腰高,松手。壶落在软土上,瓶口磕破一点,但没碎,水只漏了一小半。

“经用。”她说,“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