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战后复盘谋新防

晨光落在高台边缘,烧焦的木桩斜插在土里,一根断裂的绊索垂挂在石台角上,随风轻晃。艾琳仍站在昨夜的位置,裙摆撕裂处被风吹得微微翻动,右臂布条已干涸发黑,但她没有包扎。

她抬起手,掌心向下压了两下。

人群从废墟间走出,脚步踩在焦土与碎石上,缓缓聚拢到高台前。有人扶着伤腿,有人背着药箱,有孩子牵着母亲的衣角躲在人后。没有人说话,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我们活下来了。”她的声音不高,却穿透清晨的寂静,“不是因为神明保佑,也不是因为敌人退缩。是因为我们提前挖了坑,是因为火油罐没熄,是因为你们中每一个人都守住了自己的位置。”

她指向北坡那道被踩塌的沟槽:“他们撤退时还在观察。看哪里松动,哪里没人,哪里的火障最弱。这不是结束——是他们记下了我们的命门。”

李三被人搀扶着走到人群前,左臂吊在胸前,右手撑着一根断矛当拐杖。他抬头看着高台上的身影,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一名老农从后排挤出来,灰白胡子抖着:“你说这些,是要我们接着拼?死的已经死了,伤的躺了一地,田没人种,粮仓空着,你还想让我们日夜操练?”

没人接话,但几双眼睛亮了起来。

艾琳没反驳,只问:“昨夜闸门差半息被破,是谁顶住的?”

李三抬眼。

“是你。”她说,“你手指断了两根,还死死卡住机关杆。可你知道吗?你身后那根横梁,已经被海水泡软了三天。换个人,哪怕慢一步,门就开了。”

她转向众人:“赵二河点火迟了三秒,火障晚燃。敌人冲到了三十步内。是谁射出那一箭,把火绒包引燃的?”

老匠人的徒弟举手,脸上还带着烟熏的黑痕。

“很好。”艾琳点头,“可要是那天风向变了呢?要是火绒受潮了呢?我们还能靠一个人的反应救下整条防线吗?”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质疑者的脸:“我不是要建一座城堡,也不是要你们放下锄头拿起矛。我要的是——当下一次敌人来的时候,少一个‘差一点’。”

陈寡妇蹲在医棚外分拣草药,听到这里冷笑一声:“说得轻巧。死的人埋了,伤的人等着吃药吃饭。谁去挖坑?谁去巡夜?我家男人没了,孩子才六岁,我也得练弓吗?”

艾琳走下高台,一步步走向医棚。

她在陈寡妇身边蹲下,伸手拿起一把干草,开始分拣。

“我不指望你现在就拿起弓。”她说,“也不指望每个伤员明天就能站岗。但我不能假装看不见北坡的脚印,不能假装那些船不会再回来。”

她将一撮草药放进陶碗,动作平稳:“你可以恨我逼得太紧。但如果你的孩子将来倒在火堆边,而我没有做任何准备——那时你会恨谁?”

陈寡妇的手停住了。

艾琳抬头,望向远处海平线:“我们守住了这一次。不代表命运会永远仁慈。”